皮革环保:污水直排入江 茂南被限批
小东江因此连续两年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开篇语
小东江上游水质是Ⅲ类,但流经茂名市茂南区后就成了劣Ⅴ类。记者调查发现,茂南区仅制革企业就有40多家,更有不少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其污水往往直排、偷排到小东江的支流——白沙河中,结果导致小东江连续两年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今年“6·5”世界环境日,广东省公布了首批区域限批和挂牌督办区域、企业,茂南区就名列其中。
时间过去将近一个月了,这两项政策的效果如何?为此,省环保局近日组织了“聚焦环保督办”大型采访活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包括茂南区在内,被区域限批、挂牌督办的地区和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在的整改进展缓慢。
小东江贯穿茂名、吴川两市。但近几年来,上游流过来的水是Ⅲ类,流过茂名市茂南区后就变成了劣Ⅴ类,不仅如此,2005年、2006年小东江连续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究其根源,问题的症结就在茂南区。今年6月,茂南区被列入全省首批限批的两个地区之一,受到了目前最严厉的环保措施处罚,但该区大多数领导对此却根本不知。
现状
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遭限批
小东江是流经茂名、吴川市的一条小河,属鉴江水系,全长67公里,其中干流38.5公里,流域面积672.1平方公里,流域总人口约100万人,非农业人口40万人。
按照功能区水质要求,小东江全流域水质应达到Ⅲ类。茂南区位于小东江的下游,也是茂名市主要建成区的所在,又集中了全市大量的工业企业,因此,茂南区对小东江水质影响至关重要。
监测显示,自2000年以后,小东江上游高州的水质保持在Ⅲ类水平,但流经茂南区后,该河段水质一直处于劣Ⅴ类,不仅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而且水质也不适合于饮用、养殖。不仅如此,小东江连续发生污染事故,2005年发生了小东江“4·26”污染事件,2006年又发生了“4·25”三叉江污染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为确保小东江水质安全,今年,省环保局把茂南区列入全省两个“限批”的地区之一。所谓的限批,就是限制在该地区再批准电镀(含有电镀工序的线路板厂)、印染、制革、造纸、大型禽畜养殖等新增加水污染物总量的建设项目,并于今年6月起开始实行。
反应
茂南区将专项整治皮革行业
“被戴上‘限批’的帽子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茂南区副区长梁远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早日摘掉区域限批的帽子,茂南区将对皮革行业进行环保专项整治:对区属皮革加工行业进行调查摸底;对部分重污染企业和治污无望的企业,正在逐步实施关、停、并、转;对违法排污行为经济处罚一律取上限,并进行通报。
同时,招商引资和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时,坚决不引进电镀(含有电镀工序的线路板厂)、印染、制革、造纸、大型禽畜养殖等新增加水污染物总量的建设项目。
梁远祯还表示,将按照《小东江综合整治计划》的要求,重点整治小东江支流——白沙河沿岸工业企业、城镇生活污水,“我们正在筹建茂南污水处理厂,主要是解决公馆镇的生活污水和周边企业污水治理。”
虽然梁副区长对区域限批还算重视,但记者私下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该区多数领导根本不知道自己戴上了区域限批的帽子。
根源
40多家制革厂污水流入江
6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茂南区一家名叫富盈皮业有限公司的制皮企业。一进厂门,就可以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在该厂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察看了该厂的污水处理池,只见几个水池连在一起,废水排放到这些池子后,除了在第一个池子中加入一些溶液进行处理外,再没有其它程序,然后废水便直接流入小东江的支流——白沙河。随后,记者来到排水口后发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仍呈现较深的灰蓝色,并泛着泡沫,凑近一点仍能闻到刺激性的臭味。
据介绍,该区内还有类似制革企业40多家,污水处理水平也大抵如此,且主要集中在小东江支流白沙河沿岸。据记者走访村民所知,除了制革,茂南区还有为数不少的小造纸、小化工等企业,其污水往往直排、偷排。
茂南区副区长梁远祯也承认,制革企业和小东江沿岸部分其它企业污水不达标排放,是造成小东江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上一篇:中国皮革企业应抓住机遇 拓展埃塞皮革业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