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学习班在烟台开学
7月14日,来自陕西科技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温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研究所的18位在读硕士研究生正式成为了第三期全国研究生制革工艺实践班的学生。当天,实践班在烟台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
该学习班是由中国皮革协会主办,由烟台大学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承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全杰制革研究所所长王全杰,烟台大学副校长崔明德以及青岛制革总厂、烟台制革厂、东莞辉鹰兴业皮革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开学典礼。
据王全杰介绍,举办这种培训班的目的在于能够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吃苦,能够与工人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是为了能够培养出能动手、会制革,敬业乐群,勤谨实干的工学硕士。据了解,此期培训班培训期为32天,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实验环节,将在实验室内进行强化训练;第二个阶段是生产实习环节,将在烟台制革厂、青岛制革厂、文登森路制革有限公司和威海金猴集团的生产车间内进行实地学习。王杰全表示,培训班超脱了院校门派,面向行业大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术水平。实习期间,18位研究生将在导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现场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熟悉原料皮的特点和主要化工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一至两种产品的制革工艺过程,学会水场操作及整饰的工艺要点,达到在导师指导下能够独立制出合格的皮革产品。
作为从事皮革行业多年的老教授,王全杰深感行业人才的紧缺。“由于学生只在学校,书本上的东西多,实践少,结果很多学生即使是硕士都不会制革,对自己行业的不懂,导致了对皮革专业没有兴趣,以致于很多皮革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量转行,造成皮革行业人才紧缺,也导致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学生通过实践班,锻炼了动手能力,了解了制革流程,就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感情,就会留住我们皮革行业的人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徐永在开学典礼上强调:“这次学习实践班,虽然讲的是制革,但在学习制革的过程中联想的面非常广。因为制革是整个皮革产业链的基础,是做好产业整体发展的前提。中国皮革行业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他表示,目前,中国的皮革行业正处于发展的拐点,十一个转变时期。要“赢在转折点”。谁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谁就是赢家。制革工艺实践班的开办,是针对新时期、新问题、新矛盾的主动学习。中国皮革行业不仅需要理论人才,更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他希望实践培训班越办越好,中国皮革协会也将做好服务工作。
- 上一篇:首届世界皮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将上海开坛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