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市场毛皮动物产业发展趋势
一、国际市场
1、世界上毛皮动物的养殖数量、皮张数量、加工数量。
2、世界上毛皮动物的养殖、皮张存在多大的缺口。
3、世界上毛皮动物养殖、加工的主要国家及所占的比例。
欧洲先进的硝染厂家主要集中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4、世界上毛皮动物养殖效益,主要是养殖成本和皮张的市场价格及走势
5、中国的毛皮动物养殖、加工及饲料在世界上的位置,即所占的比例。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毛皮生产及加工中心,占世界毛皮加工的45%左右,而且随着我国加工业的发展,加工产业将继续增加。我国2003年进口的水貂皮达到500万张,狐皮200万张,占世界裘皮拍卖行成交数量的40%以上。
二、国内市场
1、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数量、皮张数量、加工数量。
我国2006年夏季动物饲养数量达5200万只左右,其中水貂2400万只,狐狸1600万只,貉1200万只。皮张数量由于今年留种数量的增加,大约在3000万张,其中水貂1200万张,狐狸1200万张,貉600万张。
2、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皮张存在多大的缺口,进出口情况。
3、国内毛皮动物养殖、加工的主要省份及所占的比例。
加工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河北、辽宁、黑龙江等地,其中浙江、福建、河北占90%以上。
2006夏季,我国毛皮动物(貂、狐和貉)的饲养量达5200万只,随着今冬动物留种的增加,预计2007年夏季的存栏量将达到9000万只左右。其中水貂4200万只,狐狸2000万只,貉2800万只。
三、对策:
加速品种改良
预防重大疾病
搞好繁殖和仔兽成活
降低饲料成本
减少生产损失
四、养殖将面对的风险
1、市场的风险
毛皮动物市场直接与国际接轨,受国际经济形势及需求的影响较大,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毛皮的国内需求处于持续旺盛阶段,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服饰时尚潮流的引导,我国毛皮产品的需求还将处于较高的需求状态。但毛皮动物是多胎动物,数量的增长非常迅速,目前市场高涨已经持续了5年,而且裘皮服装市场有一定的地域局限,养殖户可能面对正常的市场下滑,造成投资风险。
毛皮动物几种影响较大的传染病(如犬瘟热、脑炎、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目前在我国都有相应的疫苗产品,保护率较高,养殖户只要正常接种疫苗,一般很少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病死亡。但毛皮动物的有些传染病如阿留申病、大肠杆菌病及巴氏杆菌病等,对产业有一定的影响,而疫苗的保护率较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毛皮动物为肉食动物,动物性饲料在其食物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我国动物性饲料较为缺乏,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毛皮动物饲料成本还会逐渐上升,直接影响着毛皮动物的饲养成本。
五、我国经济形势对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呈现的,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保证毛皮动物产业发展的后盾。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裘皮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使得支撑裘皮工业发展的毛皮动物养殖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具有了相对较高的利润。
毛皮动物产品――裘皮属于高档产品,当国家或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高档裘皮市场首先受到冲击,而中、低档袭皮(如羊皮、兔皮等)市场却可能继续保持活跃。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我国乃至世界毛皮动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保证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较高利润,使得许多投资转移到这一高利润行业,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满足了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物质需求
六、毛皮动物可以养殖的理由
1、政府鼓励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
我国毛皮动物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增加农民收入,丰富人们物质生活需要,提升我国外贸出口等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我国政府鼓励农户发展毛皮动物相关产业,部分地区毛皮动物养殖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
2、产业具有相当规模
目前,我国毛皮动物(貂、狐和貉)的饲养量达6000万只,随着今冬动物留种的增加,预计明年夏季的存栏量将达到1亿只左右。主要饲养在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内蒙、山西等地,其中山东、河北和辽宁养殖数量占全国饲养数量的70%左右。目前吉林、黑龙江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利用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的资源优势,生产优质皮毛产品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3、难以形成炒种行为
我国貂、狐、貉的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一般很少有抄种行为,毛皮动物引种价格一般相当于当时皮张的价格,而因为毛皮动物产品——皮张,直接与国际毛皮市场接轨,相同规格质量的皮张价格差异很小,价格受国际大市场直接调控,难以形成炒种氛围。当然部分特殊品种,如白貉,由于数量很少,国际市场皮张价格较高,形成了种的价格高出皮张市场价格较多的炒种行为,但不会长久,也不会影响整个毛皮动物产业的良性发展。
4、市场较为成熟
毛皮动物养殖的主要产品市场直接与国际接轨,产品的销售国际上多通过裘皮拍卖行来进行,市场化程度高,虽然我国目前没有较为规范的毛皮拍卖行,广大养殖户及场家皮张的出售均通过中间商买卖,利益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目前信息开放程度高,皮张的价格也相对合理,基本参考国际市场的价格,而且由于我国裘皮制衣企业的直接采购,部分皮张价格甚至高于国际市场。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对促进我国毛皮动物产业的良性发展非常有利。
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具有相当规模,目前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市场,在河北留史、肃宁、辛集、昌黎、浙江海宁、辽宁佟二堡等,建有毛皮及皮革服装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量达到300多亿元。我国毛皮动物养殖直接面对市场,很难人为操作扰乱市场。
5、养殖技术较为成熟
貂、狐、貉的养殖技术较为成熟,从品种、繁殖、疫病防治、饲料营养,到饲养管理都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虽然在很多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但基本的养殖,一般农户经过学习和培训,可以顺利掌握。
- 上一篇:安徽安利合成革集团再度挽手新中大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