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营销:警惕步入“性”雷区
长春市某开发商为北京小户型公寓--“非常男女”旺销所感染,于是决定投资开发单身公寓项目。楼盘名称确定后,还要给楼盘策划个标志。笔者作为策划人之一,自然参与其中。讨论中,我说干脆把生物学上雄配子和雌配子符号组合起来并加以变形作为楼盘标志,足以吸引“孤男寡女”,并且该标志有高中文化的青年男女都能轻松识别,个性另类且易于传播。结果,被这个国企出身的开发商给“毙”了,理由是标志涉“性”,冒不起险。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明的国度,曾几何时谈“性”色变,视“性”为猛虎。而“色”则是“刮骨钢刀”,为文明人士所不齿。甚至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色”与“性”依旧是两根最敏感的神经,不可触及。这可惨了一些涉“性”产业,如安全套企业,看着大大的市场蛋糕,却不敢吆喝叫卖。在此无意于品评政府相关部门,只是想为“经济建设”献上一策:重新研究界定一下法律法规,给一些产业“松绑解套”,允许涉“性”产品露露脸,给企业点传播空间。
现在企业越来越难做,想让自己的信息脱颖而出煞是棘手,性情中企业传播则可能事半功倍。当然,非涉“性”企业,亦想借“性”暗示目标受众并产生联想,形成快速记忆信息。然而,政府相关部门明镜高悬,逼得一些企业想起了打“擦边球”。比如养生堂公司曾推出一种产品“清嘴含片”,至今在各大商场超市有售。产品刚上市时,其电视广告片的广告台词“亲嘴?你想哪去了,我说的是”清嘴含片“,就”刺激“了很多人;有一种叫”挑豆“的食品,在广告中营造了”一老者持剑作‘挑逗’一少女“的场景,再结合”挑逗“的画外音台词,产品名称让观众轻松记忆;还有一补肾壮阳药,其广告语”‘性’福怎能错过“更是一语双关。幸好,没被抓住”小辫子“,紧张地通过了审查和监测,并在市场上赚了个盆满钵实。看来,”性“与”色“未必毒得一无是处,也能服务于企业经营,只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确实存在个别企业,以”色“和”性“作为广告诱饵,通过乌烟瘴气、有碍文明的广告创意来赚取眼球,来”唤醒“消费者,这类被封杀,可谓死有余辜。请看,上海一家服装公司为其内衣广告设计的广告语--”玩美女人“,发布后被主管部门处以20万元罚款;三源美乳霜打出的”做女人挺好“是一经典广告案例,竟有壮阳药克隆,打出”做男人挺好“,并在广告画面上”巧妙“地安排了一个弯曲的大香蕉,实在不堪入目,自然也被拿下;再有,前一阵子全国各地兴起了”人体彩绘“热潮,被商家用来在商场、展会、售楼部等场所展示,以赚取客户眼球,也被有关部门明文”消杀“。此时,让人想起电影《少林寺》的一个场景,当素不杀生的大和尚面对穷凶极恶的官兵大举杀戮寺内众僧时,道出了有悖佛理的话:“杀!杀!该杀!”严格执法可歌可赞,尤其保护了那些对“黄毒”极乏免疫力的青少年,政府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现在社会一方面“作”女流行,有人以无耻为噱头,一方面封建卫道士还很多。比如很多知名画家专画裸体,并且专集不断,璀璨于书店的美术专柜。令人搞不懂的是,作画是艺术,广告也是艺术,广告是传播,出书也是传播,但是遭遇却可能人鬼殊途。其实,涉“性”广告,未必就是“黄毒”,很多作品十分优秀,就如出色的美术作品一样。有关部门除了审查与监测外,总应该坐下来与时俱进地研究一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标准”吧?新生事物往往代表一种先进的“力”,至少是企划力和销售力。
歌曲《女人是老虎》中唱到:“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世上的女人是老虎,遇上可千万要躲开”,老和尚的叮嘱倒把小和尚搞糊涂了:“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
看来,与其羞羞答答和遮遮掩掩,倒容易起逆反效应,不如光明正大地拿到桌面上来。这正如“性教育”打破“禁锢”走进学校课堂,以减少中学生的“性困惑”,实乃好事一桩。由此及彼,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把一套“新标准”拿到桌面上来,给企业一个“度”,让企业更详细地知道往左还是往右,这才是行政市场化,才有利于企业发展,乃至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如果见“性”就举剑砍之,告诉企业“色即是空”,这无异于帮经济建设的倒忙。
食色,性也。人类至今还没有实施无性繁殖,那么企业呢?我看也没有必要谈“性”色变,见“色”生疑。在市场经济中,只要不违法,完全可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 上一篇:马云推广阿里妈妈的十大狠招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