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变身之路走起来不易
从“生产基地”向“总部经济”转型,正是珠三角许多城市谋求的“变身”之路,但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
如果说持续的原材料、工资等成本上涨,是市场不断向珠三角企业发出了信号,那么一直以来政府导向给企业释放的信息,是同样的指向:珠三角的出路只有一条,产业转型和升级是唯一的出路。
面对大量鞋企的迁出,东莞厚街镇镇长陈仲球表示,他并不为此担心。陈仲球说,政府目前正做的事,就是在厚街镇打造一个亚洲鞋业总部基地。何谓总部?即新产品的研发中心,知识产权的开端,另外还是信息交流的中心,贸易订单的中心和定价的中心。这个基地是为整个行业提供高端服务的,它不一定给你增加一个车间,一个工厂,而是给你增加品牌,增加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各城市也已确定基本定位,深圳发展高科技,广州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惠州是能源及石化基地,东莞打造为先进制造业的总部基地,佛山则大力发展陶瓷装备制造业和产业总部经济、物流、会展、研发中心等现代服务业。
升级需要空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新春说,劣质企业的退出,给优势企业腾出了做大做强的空间。从中长期来看,本地的产业集群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因优势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不断提升竞争力。
早在3年前,政府就在努力为珠三角的加工制造企业“寻下家”,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等地规划了多个产业转移工业园,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到当地。然而对于转移,各地政府部门都感觉到,并不是搬个家、换个地方那么容易。
- 上一篇:万州制鞋等企业尚需上万务工人员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