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补鞋 30年延续节俭
就在鞋类商品满大街都是的今天,上了年纪的人们只要鞋子穿坏了,马上就会想起老市区的“三兄弟”。
祖父为人补鞋糊口谋生,父亲替解放军补鞋服务,纪老三、纪老四、纪老五3兄弟在老市区民族路摆地摊30年,以勤劳刻苦延续着这一倡导勤俭的老行当。如今,纪老三已经“退休”,而纪老四、纪老五仍孜孜不倦地每日修缝钉补。“现在每天仅修补十几双鞋,在物资较匮乏的年代,这个行当生意红火,一双普通的廉价鞋子都被人们破了补、补了穿,直至不成鞋型。当时我们手脚不停一天从早补到晚,仍有许多人排队等着补鞋。”纪老五说,“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价格低廉的鞋子几乎成了一次性消费品,只要稍微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把它丢弃重买新鞋。补鞋的人越来越少。其实很多旧鞋只要修补一下,就又可以穿了。”
在4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记者看到只有零星的几位女顾客拿坏了的鞋子来修补。纪老五说,以前这里(老市区)人很多,现在居住的人少了。但是不少老顾客还是从较远的地方特地拿鞋子来补。顾客中有逾6成为女性。
因为潮汕女性有传统的节俭美德。而且,大多女式皮鞋为了追求潮流与美观新颖,有的鞋跟非常细,有的鞋头很尖,并不是十分牢靠。爱美又节俭的女士们把穿不了多长时间就坏的鞋子拿来一补,就又像崭新的一样了。
不用拿尺子量,纪老四用补鞋刀一削,一双皮鞋的鞋帮子就平滑如镜,他说,这门手艺他们家族已经传了三代,但往后却无法再传下去了,因为在现代都市,人们将不再需要这一行当。如今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能工作养家糊口了,他们兄弟继续补鞋行当也只是为了延续节俭美德及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