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终于停止出口 油荒也降临
6月3日,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双双表示,已停止成品油出口保证国内供应,双方以及地方政府将保持沟通协调,共同保证市场供应,缓解因一些社会加油站停供、限供造成的市场紧张局面。
两石油巨头的表态当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针对当前油荒阴影再度降临全国多数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峻考验的情况而采取的应对举措。石油巨头的上述表态和作法我们当然欢迎,但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何石油巨头非要等到油荒降临,已经给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才想起停止成品油出口呢?石油巨头明明知道国内石油紧缺,为何还把宝贵的石油出口到国外呢?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前4月我国出口成品油484万吨,价值36.2亿美元。说实话,要不是海关提供的数据,善良的人们根本想不到,我们脚下本属于全体国民的原油,却在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别的国家。虽然目前国内出现油荒有多种原因,但显然石油巨头将大量石油出口到国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部分地区油荒的局面。石油巨头何以在国内石油供应紧缺、老百姓为加到油心急如焚的情况下,还把宝贵的石油出口到国外?其实,无非是为了一个利字。当前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将石油出口到国外,石油巨头将获得更大的暴利。他们的方法很简单,打个比方,他们用10美元的成本开采石油,拿到国际市场上卖,变成100美元,再用100美元买回,卖给国内百姓。如此一来,石油巨头是从中得利了,老百姓却因此遭殃,饱受油荒之苦。
面对公众的指责,石油巨头总是以自己是企业,盈利是企业的必然追求为借口。可它们忘记了自己国有企业的身份。国有企业属于全体国民,显然,国有石油巨头理应追求全体国民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长期以来,石油巨头凭借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垄断地位,获取了怎样的暴利!仅今年一季度,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家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就分别达到了265亿元和67亿元。在获取了如此巨大利润的情况下,公众要求石油巨头把其中的部份利润,用于补贴由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而造成的损失,这并不过份。但遗憾的是,只要旗下炼油部门出现政策性亏损,石油巨头首先想到的是提价、向国家财政要补贴,而不是按国际商业惯例,首先通过自我压缩成本来予以应对。石油巨头不是承担起大型国企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是打起了"小算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大量出口成品油,这让人心寒。
由此,我想到同样经历了油荒考验的阿根廷。今年以来,阿根廷先后两次出现油荒问题,许多加油站无油可加或者实行限额加油,并造成油价大幅上涨。阿政府随即采取了强硬手段,不仅很快解决了油荒问题,而且让成品油价格回落到去年10月的水平。阿根廷是如何做到的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阿根廷政府停止所有成品油出口,要求在阿根廷经营的各大石油公司和政府签署协议,首先确保阿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并且将价格降低到去年10月政府制定的标准,然后才能出口。我认为,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 上一篇:三人进球只因赛前换鞋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