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业者的困境成当务之急
素有经济大省之称的浙江最近发生中小企业接二连三倒闭的风潮,不过,官方以企业数量变化不明显為由否认。面临经营困境,业者声声苦,主管机关却四两拨千斤轻鬆以对,在北京拿出具体因应方案之前,数以万计的企业主只能自求多福。
中国官方新华网七月十七日报导,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发佈的「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五点五个和十七点八个百分点。
此外,一月至五月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一点零七万家,佔百分之十九点六。另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有一千二百多家企业歇业关停,这是浙江近十年的歷史上所没有的情况。
浙江省经贸委的分析指出,在宏观政策从紧、国际经济波动、通货膨胀明显等压力下,浙江工业经济处於紧运行状态。换言之,造成浙江当前经济情势趋紧,上千家中小企业关厂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外经济波动的外在因素之外,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从紧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等都是关键因素。
面对外界一波又一波关切浙江的经济困局,浙江省统计局七月二十二日发佈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内生產总值GDP较去年同期成长百分之十一点四。对於「浙江中小企业大批倒闭」的传言,浙江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杰予以否认。
中国大陆媒体报导,对於「浙江中小企业大批倒闭」的说法,王杰回应称「不确切」,「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停產半停產确属事实,但说很多中小企业倒闭,有将问题扩大化之嫌」。他解释,至六月末,浙江规模以上(销售收入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五万多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七十八点五万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变化不明显。
除此之外,统计显示,上半年,浙江省生產总值為人民币九千八百八十九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虽回落三点三个百分点,但仍成长百分之十一点四,且比中国大陆平均水平高出一个百分点;再者,该省上半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百分之七点四,比中国大陆平均水平低零点五个百分点。这些经济数据显示浙江的经济仍持续发展,情况并不如外界传言的糟糕。
不过,深入探究却发现浙江中小企业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佔收入的比重达百分之八十七点六,同比提高零点三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第二季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為一百二十二点四点和一百三十一点五点,同比下降二十二点七点和二十三点三点,均低於中国大陆全国平均水平;且企业融资景气指数更跌入「不景气」区间,第二季為九十八点五点,同比下降二十二点,甚至有百分之二十二点三的中小企业均感到融资困难。凡此种种均反映浙江当前经济情势的严峻,特别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格外的艰困。
其实,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并不仅仅是浙江一地,长三角及珠三角,甚且沿海其他地区都陆续出现如同浙江中小企业的倒闭风潮。
「中国证券报」报导,「缺钱」已经成為不少中小企业生產经营中面临的十分紧迫问题;去年以来,苏浙沪等地一向生意兴隆的中小企业突然发现,销出去的商品回收款时间明显延长,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慢。「广州日报」也报导,在匯率变化、原料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刺激下,广东中小企业主力的「鞋类」企业遭遇滑铁卢,今年一月至五月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十五点五,而鞋类最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出口同比大幅下降百分之二十五点七,近一半出口企业退出製鞋產业。
事实上,面对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日益艰困的经营环境,大陆中央高层最近就先后前往这些地区就当地经济运行的情势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例如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七月四日至五日到广东;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七月四日到六日在江苏、上海,七月十九日至二十日又前往广东、深圳、东莞;副总理李克强七月六日至八日飞往往浙江;另一位副总理王歧山则是七月三日到五日抵达山东。
中国大陆媒体陆续报导,北京领导们最近密集下乡巡视,背后透露出这些地区的经济情势的确出了些问题,也反映出当前经济问题不容轻忽,其中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让中央领导层必须亲自出马一探究竟,亲耳聆听业者的苦水,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诚如中国大陆復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告诉中国大陆媒体所言,「保护企业」已成当务之急,毕竟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活力源泉之一。
儘管浙江官方否认中小企业多所倒闭,但当北京领导们都严肃以对业者的经营困境时,其实,浙江官方的说法是否真实反映中小企业的情况显然已经不重要,如何解决业者的困境无疑是中南海领导人的当务之急,在此之前,业者恐怕只能自求多福。
- 上一篇:目标市场开拓的五大战略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