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营销管理 > 史上最牛车背后的营销尴尬

史上最牛车背后的营销尴尬

2008-07-29 12:04:47 来源:新华网-北京参考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最近,一条史上最牛车被压扁仍能跑的新闻,登上了各网站社会新闻或汽车行业新闻的头条。新闻大致内容是,一辆某品牌中级车在地震中驾驶室、尾部被压扁,发动机舱盖被压变形,但仍能以每小时40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驶,且汽车内部的音响等电子设备未受到任何损坏,均能正常工作。 

    照片中一辆在地震中被砸得不成样的轿车仍在公路上缓慢行驶,这辆车整个车厢从中部开始凹陷变形,前后厢车盖都变形翘起,由整辆车的损坏程度来看,只有主驾驶位可以容纳人乘坐。网友纷纷惊叹“这车真牛!”

    该新闻转载率之高,可以说在今年的汽车行业新闻中绝无仅有,以至于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都不得不推迟一周,以避开跟风之嫌。 

    其实从网上转载的图片中不难看出,这辆史上最牛车的外表看上去虽惨不忍睹,但其核心部分并未受到损害(尾部后备箱和驾驶室被压扁只是空间受损,未影响到内部设备;发动机舱盖轻微变形,也未导致发动机受损),应该说这辆车的遭遇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各个媒体拿来炒作也是为吸引读者眼球。然而,就在这条新闻被热炒不久,该车的生产企业却向汽车媒体发了一篇企业新闻,内容大体是说,该企业组织员工进行捐款,向这辆史上最牛车的主人赠送了一辆新车,而将这辆史上最牛车捐赠给当地的博物馆。我们且不管企业组织的捐赠是否得到员工的同意,但企业想借助史上最牛车进行炒作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其炒作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史上最牛车来宣传该企业产品质量好。 

    用一件小概率事件来宣传自己的大众化产品,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有悖于商业道德,而借这种事件炒作的却不仅仅就此企业一家。笔者记得在两年前,北京外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轮胎爆裂,导致汽车发生翻滚,意外砸在对面行驶过来的轿车上,导致对面车辆内部人员死亡,而爆胎发生翻滚车辆内部人员却只受轻伤。这一交通事故发生后,爆胎发生翻滚车辆的生产厂家,也企图借此事进行宣传,后来是媒体对其进行了善意的阻止,企业也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而就此作罢。试想一下,如果该企业不及时停止宣传,那么该宣传就不是商业道德层面的问题了,而这样的宣传也必定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反而会招来一片骂声。 

    因市场激烈竞争而导致盲目冲动的企业绝不止这两家。就在北京二环13郎的恶劣行为被媒体曝光后,这些年轻气盛、做事不计后果的80后青年,却不知多少次被汽车企业请为座上宾。 

    汽车作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企业运作史上最牛车的宣传手法凸显出我国汽车行业营销的尴尬,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还有很长的汽车营销之路要走。而汽车企业更应清楚的是,宣传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理念,比造出一款好车更重要。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