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招来世界500强
“今年计划增资800万美元,拿到通用的订单后,明年春就要把这片厂房建起来。”昨日,三水国荥空调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进国指着工厂边的一块地说。这块地属于一家鞋厂的闲置土地,不久前被吕进国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今年来,三水工业园区推行“盘活闲置资源”的招商模式,为闲置土地、厂房找“婆家”,吸引需要扩大生产的优质企业落户。
推动并购加快产业优化
台商吕进国的邻居是2005年来园区的鞋厂。这两年,由于鞋业利润越来越薄,老板已将厂房租给供货商生产,其二期土地也闲置着。同时,吕进国的生意越做越顺。不久前通过通用汽车供应商的审核后,企业明年的生产订单将大大增加,他筹划着新建厂房。在园区管委会的帮助下,吕进国谈妥了邻居闲置土地的收购。同时,待鞋厂租约期满后,吕进国有优先收购厂房的权利。“两个厂房相邻最方便不过了,在别的地方新购地建厂,成本大、耗时长,也不便管理。”吕进国说。
“我们一直都在推动优质企业收购景况不大好或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水工业园园区管委会主任乐绍才说。去年来,著名的油漆涂料生产商立邦公司收购了园区一家粉未涂料企业,生产新型平板显示器配件的南鹿光电收购一家本地金属企业,而世界500强企业伊藤忠商事投资的汽配工厂,则落户在一家电子企业的闲置厂房。这些收购中,收购者都属于汽配、机械、电子电器等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而被收购者,多是经营状况不佳、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
破解难题实现三方共赢
“加快优质企业并购小企业,是园区在土地政策趋紧等宏调政策背景下谋发展的新路子。”该园区管委会有关领导说。某些项目在因土地不能及时推出而烦恼时,一些早年落户企业建设的大量标准厂房却处于闲置中;部分技术含量低、出口为主的的企业由于大环境影响面临淘汰,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却亟待扩产。为此,园区改变原来“招商引资,土地先行”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提出了推动闲置厂房引资和引导企业并购、增资的“零土地”引资模式。
去年下半年,该园区管委会逐一走访园内企业,及时掌握企业厂房闲置、兼并、增资扩股等的最新动态,对闲置厂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将村及园区企业可作出租的土地及厂房登记;同时帮助园区科技含量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进行并购。
管委会有关领导表示,推行并购一方面满足了收购者扩产的需要,出让资金也缓解了被收购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让更多的闲置资源得到利用,提高了园区的效益。一次并购实现了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