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鞋材资讯 > MDI产业仍有挖掘潜力

MDI产业仍有挖掘潜力

2008-08-08 08:50:3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化工原料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曾是资本市场的明星品种。由于沾了技术门槛的光,国内仅有的几家MDI上市公司一度受到各路资金的热捧。然而,随着成本提升、污染整治力度加大等因素,MDI价格一落千丈,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也陷入低迷。

  上海证券报从中国化工网掌握的数据显示,纯MDI市场价格自去年至今的走势有如“过山车”:去年一度凭借100%的涨幅笑傲市场,而今年却从年初的43000元/吨一路跌到22000元/吨,跌幅也将近50%。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纯苯价格在高油价带动下于今年6月份一举上涨了1400美元/吨,并带动了苯胺产品价格在5-6月份从11700元/吨直线攀升到15000元/吨,显示成本压力激增。在此期间,大多数化工品价格都随国际油价的狂飙而水涨船高,但由于国家对鞋类制品出口退税的取消,MDI产业链却提前开始“过冬”。

  业内资深人士刘心田指出,正是MDI行情的冷淡限制了苯胺价格的继续上行,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苯胺的上游——纯苯借原油成本上行继续上扬的趋势。下游需求的低迷、优惠政策的取消加上奥运期间对纯苯苯胺等剧毒品的禁运,这些直接限制了贸易商对化工贸易的热情。由此,纯苯-苯胺-MDI整条产业链处在成本和价格难以合拍的窘境中。

  “在新的问题和考验下,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也极为不平衡,下游产品MDI仍属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规模来支撑市场。”他说。

  尽管当前行业进入“冰期”,但MDI未来走势又将如何?据刘心田分析,下游聚氨酯行业的高速发展对MDI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每年对MDI的需求平均保持在22%的高速增长率,国内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进口。2001年国内MDI的进口量为18.9万吨,而到2007年达到45.8万吨,这组数字表明,MDI市场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一方面,在聚氨酯发泡塑料方面,MDI制备的保温材料具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在水性聚氨酯领域,MDI还有替代TDI的优势。上述对MDI的需求仍将保持在3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刘心田说。

    目前,国内各MDI巨头仍在紧锣密鼓扩产。至今年6月,烟台万华、上海联恒、拜耳上海这三大巨头总产能已达到100万吨/年,预期2010年可达到150万吨以上。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新生企业也在积极介入MDI领域,包括国内现有的TDI厂商,如蓝星天津化工新材料基地计划建设20万吨/年MDI装置,其中一期10万吨/年装置正在建设中;甘肃银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建设16万吨/年MDI装置;日邦聚氨酯(瑞安)有限公司8万吨/年粗MDI精制项目已于2006年7月动工,目前已基本建成。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