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鞋专卖店拆迁老国货孤军奋战
梅花衫已绝版,飞跃鞋也无处可寻,最近回潮的老国货品牌就剩回力鞋相对容易买到。经过一番周折,记者打听到厦门只剩下建成百货一家回力鞋专卖店,而且这间店铺即将面临拆迁。
这家由三个店面组成的老店铺经营了23年,在店铺的正门招牌上赫然写着“上海回力、青岛双星、江苏贝贝专营店”。在附近机械电动类产品的包围之下,颇有些孤军奋战的味道。听说店铺要拆迁,最近不少老顾客纷纷前来打听,担心最后一间专卖店如果关门,以后更难买鞋了。店里的售货员大姐给记者一张印刷着新地址的名片,“拆迁之后,我们就会搬到这个地址继续经营。”
一年能卖20万双鞋
老式柜台、老式橱窗,位于厦禾路上的回力鞋店孤守着100多平方米的空间。最大风力的吊顶电扇疲惫地转动,似乎还没从旧时光中转出来。负责人庄永乐告诉记者,这里有全厦门最全的老品牌款式,从几元钱的布鞋到300多元的高档运动鞋,每个品牌都有上百种款式。
这间店虽旧,却拥有不少忠实客户,除了中老年市民,还有中小学生,其中又以小学生居多。“开学的时候,常常在我们开门前就有家长带孩子来买鞋了。”庄永乐说,这个点附近有不少学校,是店铺的大客户源。
“在厦门,我们一年大约能卖掉20万双鞋。”庄永乐报出了一个让人有点难以置信的数字。但庄永乐并非信口开河:100多平方米的店铺后面是一个面积达400多平方米的仓库。这个仓库供应着厦门的150多个网点以及劳保用鞋,批发业务占到了全年销售量的70%。其中劳保鞋和其他网点的供应量各占一半。
低利润下寻求突围
虽然听说回力外贸鞋在国外吃香,但是墙内的花却并不艳。
最近几年是回力鞋的“蜕变期”。以前一个款式可以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几年平均每年都出几十款新鞋,档次也越来越高。不过,新款销量只占到总销售量的20%。
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该店的销售主流还是40元至50元间的鞋子,以及十几元到20多元的老款鞋。这些鞋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产物。销量虽好,利润却只有8%到10%,按庄老板的话说,“只能算养家糊口而已”。
最近,新店址已确定,和老店同路段———668号之5。庄永乐计划新店取名回力鞋专卖,装修基本延续老店的简单风格。
也许是奥运带动“体育经济”的诱惑,最近,庄老板对于体育路那几个体育用品专卖店更上心了,计划着能够跟对方合作,设立回力、双星专柜,作为一个窗口。“我觉得如果合作成功,还是很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