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皮业急需一个统一的协会
毛皮动物养殖业何时摆脱窘境
尽管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裘皮生产与加工中心之一,但处在行业源头的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却面临: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规范的贸易形式、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渴盼政府扶持、规范壮大行业。
在全球-国际上,丹麦、外国-美国的毛皮动物饲养业,由各自国家毛皮动物养殖协会统一领导,协会下设种貂繁育场、饲料加工厂、饲养设备加工厂、裘皮拍卖行、研发中心,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有机结合,进行育种、营养、设备、疾病防治、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研发工作,以保证行业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毛皮动物养殖市场逐渐成熟,业内企业强烈呼吁尽早组建统一的行业协会,以有效应对类似“裘皮风波”等危机。辽宁省某珍贵毛皮动物公司总经理张志明说,因为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牵头,在种源培育、疾病防治、饲料开发、市场波动面前,单个企业往往力不从心。
同样因为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牵头,我国至今没有养殖动物皮毛标准,没有规范的价格体系,更没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市场看好,一哄而抢;市场不好,无人问津。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几个大的养殖场实现了皮毛的定向销售,绝大多数皮毛收购随意性很大,往往仅凭皮货贩子现场验货,没有可以衡量的理性标准。
在国际裘皮行业中,裘皮拍卖已有335年历史,目前80%以上的生皮通过拍卖完成交易。拍卖会集中了世界主要服装加工厂家,在竞拍中提高了皮张售价,为饲养者提供了长期、稳定和直接的销售渠道。中国裘皮在参加外国的拍卖会时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因为不能根据全球-国际标准为毛皮分级,只好用刀割下一块皮子,称一下重量,然后比照外国的毛皮来分级。这在拍卖中很容易引起争议。与裘皮生产、加工业快速崛起相比,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长期自主发展,很少得到外力扶持。家畜、家禽养殖业,国家从种源培育、疫苗和饲料开发到养殖环节都有补贴,对毛皮动物养殖却分文不补。林业贴息贷款虽未将毛皮动物养殖排除在外,但至今没有一家养殖企业蒙惠。
- 上一篇:广州市四项措施统筹城乡皮革皮具产业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