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长三角医卫人才流动遭遇体制三重槛

长三角医卫人才流动遭遇体制三重槛

2004-03-16 11:20:38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上海医学类院校须招收70%上海考生,医生异地执业须变更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执业地点,早已司空见惯的异地专家门诊其实并不合法

  4年前,来自福建的李艺伟慎重地在自己的高考志愿书上填上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4年后的今天,他是这所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系的一员,当他当年的同学现正在忙着毕业论文或毕业实习时,他的学习生活刚过半,每天仍有8至9节课。

  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李艺伟乐在其中,因为相对现在班里的上海同学,他的学习机会来得极其不易。他印象很深刻,为了当上医生,高中三年他几乎没有娱乐,每天从早到晚除了温书还是温书,只有偶尔打打篮球作为调节。在福建,独立建制的医学高等院校仅福建医科大学一所。反复研究了全国各地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和自己的喜好后,他选定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当时,它在福建的招生名额只有35个,全省的人争30多个名额,竞争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成绩在学校排得上名根本算不上什么,在市里排上名也没什么了不起,在省里排上了名才敢填上这所理想的大学。

  相对于李艺伟的困难重重,上海临近的苏浙地区的学生入沪学医同样荆棘遍地。为了缓解这种矛盾,2月28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21世纪医学国际论坛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沈晓明建议,推进长三角医学教育共同体(或者是长三角医学教育策略联盟)的建设,实现“学分互认、师资互聘、联合办学、共同攻关”,并且到长三角地区兴办独立二级学院,建立长三角医学院校毕业生自由流动机制。会上,“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互补联动,合作共赢”成为与会者的共识。但会后采访中,沈晓明道出了现在长三角医疗资源无法盘活的种种无奈。

  无奈之一:

  市属高校外地招生受限

  沈晓明给笔者看了在上海市教委有关精神指导下制定的《二医大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的初步意见》,数据显示,二医大今年秋季招生计划本科生共有690个名额,其中上海市的名额有520个,也就是说分布在除上海以外全国其他地区的考生,只得到了二医大不到25%的招考名额;细分专业的话,反差还要明显,以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该校在上海有151个招生名额,但浙江只有3个计划招生名额,江苏也只有3个名额。

  笔者曾致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询问缘由,但教委宣传处的王处长却称,高校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并没有强制规定不许收外地学生,具体哪些省市招收多少人是高校自己定的。对这个问题,二医大教务处的姜处长作了补充说明,二医大作为上海的地方院校,必须考虑保证上海市的毛入学率,在上海的招生计划要确保数量稳定,完成了这个额度后,可以视学校师资等情况到外地招。但招太多的话,就可能造成毕业生就业难。受这两个因素的制约,通常就会出现70%的招生名额是上海的。

  姜处长还介绍,这中间有个矛盾,教委想把学校办好,学校当然也有这个愿望,但光靠师资、硬件等提升是不够的,校方希望生源质量也提高,可是上海很多优秀的学生已经被复旦、交大这些名校分流掉一批了,还给上海学生留这么多招生名额,对生源质量是有影响的;但同时,市教委拨了钱支持这些市属院校,如果不给上海学生留下足够的名额,市里就无法完成80%的毛入学率。

  姜处长介绍,学校其实是很愿意招收外省市学生的,尤其愿意招收来自浙江和江苏的学生。近年来,上海的高校也在不断努力,外地招生数从2002年开始逐年增加。他向笔者透露了一个具体数字:2000年,二医大总的计划招生数是630个,外省市的招生数只有30个,到200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80个,2003年有114个,今年已经争取到了170个。当然,扩招外地生的工作只能循序渐进,如果操之过急,招生计划恐怕难被有关部门批准。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