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前10月生皮及皮革出口额同比下降63.4%
2008年1至10月,宁波口岸共出口生皮及皮革670.2万美元,同比下降63.4%。其中,10月份出口26.5万美元,同比下降88.2%,创08年以来出口单月新低。
海关总署12月11日消息,宁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至10月,宁波口岸共出口生皮及皮革670.2万美元,比07年同期(下同)下降63.4%。10月份当月共出口生皮及皮革26.5万美元,下降88.2%,创08年以来出口单月新低。宁波口岸出口生皮及皮革的主要特点有:
一、一般贸易出口占7成。2008年1至10月,宁波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生皮及皮革达472.6万美元,下降60.3%,占同期皮革出口总值的70.5%。
二、主要出口欧盟和东盟。2008年1至10月,宁波口岸生皮及皮革分别出口欧盟和东盟335.6万美元和149.4万美元,分别下降40.8%和57.4%。
三、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各占半壁江山。2008年1至10月,宁波口岸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出口皮革333.5万美元和318.1万美元,分别下降48.3%和69.3%,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9.8%和47.5%。
皮革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宁波口岸周边温州、台州和海宁等地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皮革加工产业链。受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部需求萎缩使得宁波口岸生皮及皮革出口增幅出现较大回落。从目前趋势看,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有可能进入低迷期,形势愈加严峻。当前皮革加工及出口环节存在的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一、金融危机传导效应正显现。由美国次贷危机扩大而形成的金融危机传导效应正逐步显现,导致外部需求萎缩,企业订单减少。另外,由于货款结算普遍采用延后结算的方式,出口企业在承接国外订单时应严格控制风险。
二、加工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皮革出口成本上升。而且我国皮革加工业的生皮原料多依赖进口,而进口原料需交纳约为5%至14%的进口关税,进一步加大了制革企业的成本压力。
三、欧盟新规影响不容忽视。自2008年6月27日起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制成品中PFOS含量不能超过总质量的0.1%,半成品中含量不得超过0.05%,PFOS这一新技术壁垒对我国皮革行业将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在把皮革加工制成成品时没有添加PFOS,但是原料皮革中是否含有PFOS不得而知。
为此海关建议:一是变此次危机为契机,对有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力度,自主创新,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改善产业结构;二是调整关税政策,缓解生皮供应不足的矛盾,如国际上生皮主要消费国之一的印度、巴基斯坦已将生皮的进口关税降低为零;三是加强检验检疫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帮扶企业在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制成品出厂等各个环节实施PFOS的检测,并为企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 上一篇:08年中国毛皮市场整体发展状况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