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传媒路 技术进步使新闻人才不断成长
从1978年~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这30年,中国人民大胆实践、开拓进取;这3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传媒事业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抓住机遇,逐步走向繁荣,我国传媒人才队伍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
队伍数量和质量产生巨大变化
1978年全国报纸种数仅为186种,目前已达到1942种。目前,广播和电视人口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0%。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安岗发表在1982年《中国新闻年鉴》的创刊贺文《新闻事业的春天》中表示,“我们的新闻工作队伍有了不小的发展,号称20万大军。” 而到了2007年,全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达百万,其中采编人员已近30万。
新闻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应当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相适应,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队伍的壮大,新闻队伍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统计,在2005年1月底已经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的近15万名新闻采编人员中,98%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占64%;大专学毕业生占20%;硕士毕业生占13%;拥有博士学历的占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人才很匮乏,而现在,新闻人才甚至出现过剩的情况。现在,媒体的门槛大大提高,在北京不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已经很难进入这个行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编辑记者素质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已经大大提高。
传播技术发展催生人才多面手
中国新闻业在经过了“告别铅与火,走过光和电,进入0和1”的重大历史变迁之后,已经迈进了数字新媒体时代。1987年,《经济日报》在全国率先采用激光编辑排版系统,中国报业踏上了告别铅与火的征途;1990年,新华社电讯稿资料库和经济日报数据库投入使用,新闻资料实现计算机化管理;1992年,人民日报率先在我国报业建成了卫星版面数字传输系统,采用了先进的VSAT卫星通讯技术,全国33个承印点同步接收《人民日报》,同步印刷,同步发行。1997年,人民日报社建立了记者稿件收发系统,可以自动接收全国30多个记者站的稿件。1995年《光明日报》建成国内第一家大型现代化新闻采编平台——光明日报社采编中心,“告别纸和笔”……到上世纪末,我国报社基本实现了采编系统信息化。
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拉动了新闻人才的变革。上世纪90年代,全国媒体从业人员开始集中学习计算机技术,一些50多岁的“老”记者们也开始记字根表,坐在电脑前练习操作技术。一位已退休的新华社老记者慨叹:“那时所有的人都要学电脑,练习打字。后来有了互联网,又要学。” 社会公众对信息要求越来越高,逼着新闻队伍在信息传输技术上掌握最新的技术本领。比如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的记者配备了很多像海事卫星、铱星电话等先进装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声音和画面传输出来。以前记者一支笔走天下的时代不复存在,在大大小小的采访现场,记者们多是“全副武装”:照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小型DV等各种设备挂满全身。随着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媒体间的进一步融合,往往需要一名记者扮演多个角色,记者不仅要会摄影、会写作、会编辑、会使用网络,对最新的传输技术要了解,甚至,记者要具备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记者的技能。《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说:“因为媒体资源的整合,跨媒体间的合作,派出的电视台或杂志的记者往往会同时承担着向电视台、报纸、杂志发稿的任务。”
另外,媒体对人才的专业需求也在不断拓宽,需要有其他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人员、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人才和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新闻院校和单位全力培养高水平人才
尹韵公表示,这些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受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介绍,截至2008年3月11日,全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有661所。据保守统计,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约13万人。1999年,我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后流动站在上海复旦大学设立并在当年招收两名进站人员,2003年以后,陆续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设立了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而在1982年,全国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点只有16个,全国新闻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519名,研究生78名,在校生1561名,到新闻单位工作的418名。目前,我国新闻院校培养的普通本科人才已过剩。改革开放初期新闻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有不少已经成为各媒体的精英,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中青在线总经理刘学红、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孙冰川、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汪大昭、法制晚报社社长吴佩华等。
各传媒集团为了在快速发展的传媒业中占据优势,也积极探索建立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新机制,培养自己的人才。2006年,新华社实行培训登记制度,确保全社职工每人每年累计接受培训不少于40小时。2003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几年来支出的培训费已达240万元,定期有计划地请“外脑”来集团开办讲座;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多渠道选送骨干到国内外相关机构接受培训。
职称评定及考试制度保障人才素质
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激励个人的努力,也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我国的职称评价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建立。1986年12月,全国新闻高级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第一次审核高级记者编辑的任职资格。首批81人被确认有高级记者或高级编辑任职资格。
目前,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在获取记者证前都必须参加新闻出版总署“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考试合格,才能颁发《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取得《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是目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资格,也是核发新闻采编人员记者证的必要条件之一。
除国家规定的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定外,不少媒体也采取措施,严格确保新闻从业人员质量。2006年,新华社首次实行终审发稿人考试制度。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等各部门终审发稿人以及编辑部采访室、编辑室主任、副主任以上采编人员共156人参加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