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皮具之都狮岭:30年成就区域经济品牌
广州花都狮岭的皮革皮具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狮岭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改坊为厂、引厂入园、集行成市,实现了产业和市场由点到线、到面的“三级跳”。目前,狮岭已形成了集皮具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信息交流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体系,并成为全国主要的皮具生产基地和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地之一,并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皮具之都”的称号,2006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皮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狮岭镇皮具产品已占据广东省60%、全国30%以上的市场份额,皮具、皮革交易总量居全国第一,在国际上,狮岭制造的皮具产品占欧洲中低档皮革箱包市场50%以上的份额。花都狮岭是如何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发展壮大的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花都狮岭镇全泰源书记。
从小作坊到全国最大的皮具产业基地
全书记介绍说,狮岭镇皮革皮具产业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繁荣于90年代中期,从刚开始的家庭小作坊模式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知名的皮革皮具生产、销售、研发基地,并已形成集皮具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信息交流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体系,成为全国主要的皮具生产基地和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地之一。
如今的狮岭拥有皮具生产厂家3500余家,原辅料商行5000余家,从业人员20余万人,年产皮具产品5亿只,年产值近12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是全国最大的皮具产业基地,产品销往世界五大洲的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东南亚以及南非等136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狮岭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皮具之都”的美誉,2006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皮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中国皮具之都”和“狮岭制造”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皮具业发展处在顶尖地位的法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采购商和品牌厂家前来进行商贸洽谈。
名牌皮具成为狮岭的新“名片”
全书记说,狮岭镇以“企业积极创,商会大力推,政府努力牵”的方式,为企业创品牌提供适宜的环境,大力支持企业创品牌。目前,狮岭皮革皮具产业已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个和数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同时,集体商标“狮岭皮具”在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下,在行业内也取得了较好的口碑。
通过“奥康”、“保兰德”、“斐高”、“华尼”、“路达思”、“天宝”、“蒙娜丽莎”等国内知名品牌,和“梦特娇”、“皇冠”、“鳄鱼”“金利来”等国际知名品牌代理经销商在狮岭的集聚,使狮岭成为了全国皮革皮具行业品牌最集中的地区,极大地提升了狮岭皮革皮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狮岭镇党委、镇政府在引导优秀企业创品牌、引进国内国际名牌企业的同时,还开拓思路,积极推动“一村一品牌”创建工程。2008年,狮岭镇各村开展了创建皮革皮具“一村一品牌”工作,其中联合、益群、合成村三个村率先在全镇各村中注册了“百舸”、“合宝”、“群达”村域集体皮具商标,现已有4家企业签订协议使用村域集体皮具商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狮岭镇在引导皮革一条街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于2000年开发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截至2007年底,皮革城内已有2200余家批发商进驻,经营范围涉及各类皮具原辅材料、皮具产品和缝制机械设备,日平均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是广州地区四大专业市场之一、广东省重点培育的流通龙头企业。
以七大优势发展箱包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现已逐步形成了专业市场培育充分、产业链较完整、原辅材料交易高度发达、区域品牌影响力广泛、生产基地与专业批发市场协调发展、政府高度扶持、行业协会认同等七大优势:
一、市场培育充分。在企业数量、生产规模、产业集群的集聚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市场集中度方面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二、产业链较为完整。现拥有从原材料加工到皮具贸易、皮具服务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皮具制造企业的上、中、下游企业都在狮岭得以快速发展。
三、原辅材料交易高度发达。涵盖了真皮、人造革、皮革辅料和五金配件等,为皮具企业生产提供了短距离、快速配套。企业能够做到在“中午接订单,一至两小时内完成配料单,下午完成采购投入生产”。如此强大的配套能力是其它区域无法与之相比的。
四、区域品牌知名度高,影响力广泛。“中国皮具之都”和“狮岭制造”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皮具业发展处在顶尖地位的法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生产基地与专业市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六、政府扶持高效有力。
七、行业协会和业界的认同。
让人才成就发展
全书记还向记者介绍说,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而没有人才就一定不会可持续发展,所以狮岭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储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大力引进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狮岭镇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并创造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皮革皮具、化工、设计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狮岭皮具产业基地实习并扎根下来创业。
二是积极与北京皮革学校、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合作,在狮岭成立专科培训学校,培训生产一线的车位熟手、设计等方面的人才。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狮岭镇专业学校每年招生2000人以上,各类专业培训机构每年为狮岭培训人数超过15000人。
三是加强劳动力的职业培训。通过“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皮革行业技能培训(狮岭)基地”、“北京皮革工业学校(狮岭)分校”等“两基地一分校”等培训教学点,积极培训设计研发和技能技术等人才。近三年来,共为产业的发展输送了25000多名各类技术人才,大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狮岭镇皮具产业发展正面临优化升级的重要阶段,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突破瓶颈,谋求发展,实现“狮岭加工—狮岭制造—狮岭创造”的跨越,正确定位显得犹为重要。
根据自身发展状况,他们正结合政策经济环境,确立了产业发展定位:由中低端皮具生产基地向中高端生产基地演进,由单纯生产基地向产业集群转化,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品牌集群,最终实现总部经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全力打造皮具品牌市场和时尚创意中心,不断丰富并提升“中国皮具之都”的内涵,把“中国皮具之都”打造成“世界皮具之城”。
- 上一篇:皮革座谈会:皮革行业前景仍旧看好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