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为国际化而西移
12月18日,李宁(荆门)工业园在湖北荆门市经济开发区隆重奠基,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宣布工业园开工。
李宁(荆门)工业园总投资32亿元。全部投产后,工业园产品将占李宁公司整体产品供应链40%-50%的规模,每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吸纳5万人就业。工业园拟于2009年9月底首期建成投产,2013年12月底全部建成投产。李宁(荆门)工业园落户荆门,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一次性引进两大产业(服装、鞋业)的成功尝试,有助于荆门市改善产业结构、带动配套产业、提升竞争力。
李宁(荆门)工业园位于湖北省荆门市经济开发区,北至凤凰湖,南至荆宜高速公路,西至荆沙铁路,东至凤凰大道,占地面积3200亩,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工业园由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及核心供应商共同投资兴建,工业园由三大基地构成。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物流、研发基地,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鞋业生产基地,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服装生产基地。
据介绍,该工业园按照国际化、品牌化、生态化的标准设计,是李宁公司打造世界级品牌、走上国际化市场的主要生产园区,将建成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目前,工业园已完成首期600亩场平工程。
●奥运会后的大举动●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体操王子”李宁在鸟巢的上空“闲庭信步”,为我们点燃了奥运会的主火炬。就在开幕式之后的第二天,荆门市政府与李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李宁(荆门)工业园。这是国内第一个由政府协助,品牌商主导并联合制造商投资建立的大规模的体育用品产业工业园。
李宁(荆门)工业园只是李宁公司未来规划中的一个部分。早在一年前,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开始规划包括荆门工业园在内的2009-2013年的五年计划。“我们的上一个五年计划在2008年就结束了,因此在2007年年中,我们就开始思考未来5年的规划,并在年底报董事会批准。”张志勇表示。
2014年-2018年将是李宁公司“全面国际化”的阶段;对于李宁品牌而言,要想将原有的本土优势巩固,并转化为一种与耐克和阿迪达斯抗衡的可持续的竞争力,国际化势在必行。中国市场容量,可以为体育用品品牌商提供阶段性业绩增长的空间,但若要获得更长久的业绩增长,例如三十或五十年,强大的品牌灵魂不可或缺,而国际化则是强大的体育品牌的重要条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2009-2013年的这五年就显得尤为重要。张志勇为即将到来的5年设定了三大目标:消费者目标、产品目标,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后台建设,即供应链目标。
张志勇将“实现批发物流向零售物流的转型”视为未来5年供应链变革的重点之所在。“我们现在还是以大DC(分销中心/仓库)到小DC的物流框架。问题是只要消费者没有消费,之前的流转都是无效的,我们希望能够缩短商品流通时间。”张志勇说,“打个比方,原来我们从下订单到产品真正上市用70天时间,我是否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到50天或者40天,那ROE(资产收益率)就很厉害了。我们的目标指向那。”
因此,成立一个围绕李宁公司的业务流,兼具生产和物流功能的工业园,被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其实这种模式并不是李宁独创,在服装界,ZARA一直都在沿用这种方式。ZARA的极速供应链,得益于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供应链整合,在一个园区内部或者一个集团内部,ZARA可以完成设计、采购、生产、配送等全流程,并实现从生产到店铺的端对端的物流配送。
与Inditex不同的是,李宁公司崇尚“轻资产”,从生产到物流到零售,都使用第三方合作方。如何在一条虚拟价值链上,引导各方合作者步调一致地往同一个方向走去,这并非空间上的“搬家和整合”就能实现。“在过去的两年内,我们一直在推进价值链整合;不过这不是李宁公司内部变革就可以解决,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张志勇感叹道。
●为共有利益集体搬家●
在工业园的名单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名字。对于这个公司,大家并不感到熟悉,因为,这是一个2008年9月才刚刚成立的新公司,主营运动服装生产。
它是由广东顺德永达制衣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勤顺针织企业有限公司以及广东佛山南海的KEE拉链公司和上海的一家面料提供商共同成立的。
说到成立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东顺德永达制衣有限公司的罗向扬认为,这是一个有利于多方的选择。顺德永达制衣有限公司为李宁公司提供针织运动服装的OEM服务,就针织产品而言,永达公司大约拥有李宁30%订单;而另一家公司———顺德勤顺针织企业有限公司,则在10年之前就开始帮李宁公司OEM生产运动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永达和勤顺互相竞争,毕竟同一块蛋糕,若有人分得多一点,那么剩下的人就只能勒紧裤带,少吃些。
2008年下半年,这两家公司的关系有了些变化,从竞争到竞合。他们联合位于佛山南海的KEE拉链公司和面料提供商上海冠太泓,合资成立湖北动能,其中永达占有40%股份,勤顺拥有30%股权,剩下的两家平分其余的30%股权。因为他们要共同面对一件事情,那就是移师湖北。
到荆门之后,湖北动能的管理层,开始着手准备两件事情,其一是为入驻李宁工业园建厂做准备,其二寻找产能扩张的机会。11月份,湖北动能随即收购荆门当地的两家运动服装工厂,后者之前为康威提供部分OEM产品。“它们也是从广东转回到荆门的,老板是荆门人。我们基本是11月找到两家工厂,当月就决定收购。”罗向扬说道。用了不到两周时间,在调整了管理模式和工人再培训之后,被收购的两个工厂随即转变成李宁公司的供应商。与此同时,湖北动能在11月份签订项目入区协议。
和湖北动能同时签订入区协议的,还有一家公司———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公司,后者主要生产运动鞋。与湖北动能相似的是,福力德也是位于南方的广东和福建公司北上西移后的变身。
福力德公司是由生产成品鞋的广东佛山力天鞋业有限公司、厦福立鞋业有限公司和生产鞋底的怡德公司,共同组成。对照三家公司承接李宁业务量大小,三家分别持股60%、15%和25%。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前,这三家公司都是李宁的核心供应商。“由于怡德是成品鞋制造的上游供应商,因此在合资之前,三家的关系就颇为密切。”福力德公司的董事长助理陈天文说。
近几年生产成本的上涨让位于珠三角的制造公司都在认真考虑“梯度转移”的可能性,将不再具有竞争力的部分制造业务往中部甚至西部地区转移。毕竟位于东莞的全球最大运动产品OEM产商裕元,已经开始在江西和湖北等地扩大产能。
当李宁公司提出建立荆门工业园时,这些为李宁加工的企业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转移到中部地区,整体成本至少可以降低10%-15%,同时荆门市政府承诺为工业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李宁公司表明他们未来会保障工业园的订单,因此,很多供应商都想加入其中。
毫无疑问,在整体西进运动中,李宁公司无疑握有最大的话语权。对于上述7家供应商而言,来自李宁的订单基本上能够贡献70%-80%的营业额,反之,对于李宁而言,每家公司都只是其生产版图上的一角,是其构建的产业园的一个环节。所有的供应商都表示,如果没有李宁公司在合作协议上承诺未来的订单供应,他们是不会轻易“背井离乡”的。于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在李宁公司的主导下,终于有了现在的整体西移。李宁荆门工业园的开工,可以说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5年的时间,这个工业园将逐渐成为李宁公司腾飞国际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