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兵略可助鞋企破局
【中国鞋网】金融风暴侵袭之后,中国鞋企感到阵阵寒意,既要降低成本保证足够的现金流过冬,又要保持必要的销售力。所以,很多鞋企感到了迷茫:“我们能怎样突围、破局呢?”其实,鞋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无疑是打一场战役,只要我们掌握以下三大兵略,足以使我们度过这个“寒冬”。
庙算胜者,打有把握之仗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意思是:计算周密,得胜条件充分的就能取胜。此兵略告诉世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务必要考察好,可行不可行,有多少有利因素,多少不利因素等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打“有把握之仗”。
对鞋企而言,不乏具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冲劲与力量,但缺少的就是“多算胜”。全球市场“寒气”逼人、出口订单普遍减少,如果我们还沿用以往的低价倾销的出口战略,一味地“摸着石头过河”,“干了再说”,战略后于行动,如此只能是“瞎猫碰个死老鼠”,但最终会头破血流的。算则胜,不算则败。战争如此,过冬的鞋企经商莫不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算计”呢?窃以为,一是因利而制权;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三是知己知彼;四是“危”中求“机”;五是坚持差异化;六是避开强大对手;七是标新立异;八是分析信息。
践墨逐本,踏踏实实做鞋
《孙子兵法·九地篇》云:“践兵法如绳墨,然可以顺敌决战。”践:履行、实践;墨:木工用的墨线,谓绳墨,引为法度、规矩。践墨逐本意思是说选择作战方向,实施作战计划,都应遵循作战规律,遵循客观实际原则,以战场的根本为先决条件。今天,我们面对“冰封”的鞋业市场,更应该踏踏实实做鞋。
一个鞋品牌在市场上能经得起“风暴”侵袭,必须要有货真价实的鞋品;一个鞋品是否在危急中脱颖而出,就看这个鞋品能够给市场提供什么最具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价值产品作支撑,这个品牌很快就会消亡。
“品牌就是产品、品牌就是企业、品牌就是符号、品牌就是人”这是吉尔达近30年踏踏实实做鞋的体会。吉尔达30年如一日,一直专注做鞋,没有涉及其他领域。为了践墨逐本,近30年来,吉尔达不断地深炼内功,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皮鞋的科技含量和鞋品质量,发明的具有28项国家专利的纳米功能空调鞋,不仅解除了人穿鞋易出脚汗、脚臭的困扰,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更是逆市飞扬,成为让我们抗击“金融风暴”侵袭的“核武器”。
修道保法,“自保而全胜”
《孙子兵法·形篇》云:“善用兵者,修道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意思是指从各方面修活“先胜”之道,以确保“自保而全胜”的法度,旨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目的是“自保而全胜”,它被孙子视为战争的至善目标。
兵战既如此,何况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的商战呢?窃以为,企业要度过危机,必须依赖于深入细微的战略思考,必须修治“先为不可胜”之道。上下同欲,内部团结,对外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对内确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这样就在无形中使商战化干戈为玉帛,使战斗消于未萌之中。
对于鞋企来讲,外贸增长方式、同质化竞争、悲观失望情绪、市场营销的成本增大是鞋企“拓市场、保增长”的短板,“冬眠论”也好,“取暖论”也好,都是“修道保法”兵略的大忌,鞋业面临的困难,既是外部多种不利因素叠加造成的,更是自身多年粗放型经营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是因为鞋企缺乏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缺乏抗风险能力。
在金融危机中,鞋企如何才能确保“自保而全胜”?这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修道保法”,发扬我们的人力、技术和资源优势,提升鞋企核心竞争力。《淮南子·要略训》言:“兵略者,所以明战胜攻取之数、形机之势、诈譎之变,体因循之道,操持后之论也。”所以,中国鞋企过冬,需掌握兵略之道:修道、备力、慎战、求胜。只有践墨逐本、修道保法,才能打有把握之仗,才能“自保而全胜”,才能度过寒冬,迎来明媚的春天。
(作者简介:余进华,吉尔达鞋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市人大代表。先后获得温州市劳动模范、中国鞋都功勋企业家等荣誉。新近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30位影响温州经济人物”。)
- 上一篇:晋江休闲鞋如何发现和把握机遇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