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皮革专业市场步入阵痛期
【中国鞋网】进入新世纪后,珠三角地区的皮革专业市场就进入到一个快速扩张的新阶段。以广州、东莞、深圳、佛山为代表的珠三角核心城市,不管是规模,还是档次,皮革专业市场的扩张势不可挡。就连粤东惠州等地都经不住诱惑,纷纷加入到兴建皮革专业市场的热潮之中。更大规模、更高档次,成为这一轮珠三角地区皮革专业市场扩张的主旋律。
诚然,在前几年,由于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皮革制品产业的蓬勃发展,客观上催生了对皮革专业市场的现实需求,开一家旺一家的大好局面,吸引了许多开发商的眼球。特别是后来盛极一时的炒档热(炒一个20来平方米的档口,转手就能赚几十万元,比做2年生意都赚得多),使众多投机者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新市场推出,就立即想方设法多抢几个,给开发商们造成了珠三角地区皮革专业市场需求无限的假象,从而也使更多、更强实力的开发商,加入到更高档次的皮革专业市场的开发中,最终使租金一路飙升,从几十元每平方米的月租,像坐直升飞机一样,很快就抬到了上千元每平方米月租的高度。这股扩张势头,到2007年达到高潮,个别市场的黄金位置档口,按实用面积计算,售价达到50万元每平方米的天价。
恰在这时,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发酵,到2008年,由此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迅速波及中国,其中受害最深的,无疑是广东珠三角地区。金融危机使这里的皮革专业市场炒档风嘎然而止,多年积累的市场需求泡沫瞬间破灭,靠炒作抬升的市场假象终于被打回原形,市场档口关门者日益增多,其中不乏恶意躲债者,晚些时候诞生的市场,则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稀少的人气,注定了它们的生存之路坎坷。恰在这时,珠三角地区的皮革制品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大量中小皮革制品生产企业倒闭、停产,或转移到其它地区,而仍有不少专业皮革市场还没有建成开业。在现有的市场已出现大量过剩,而且整个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仍在萎缩的情况下,仍然还有新的、一些生不逢时的皮革专业市场没有完工,虽然工程都已接近尾声,但却是骑虎难下,面临难产。这种尴尬的现状,无疑是我们为过去几年“发疯”式的、盲目投资的应有惩罚,这种痛楚也许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
- 上一篇:皮革产业应对经济危机亟需练好内功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