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市场危机,成都鞋企突围
中国鞋网10月14日讯, 成都鞋业在短时期内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令国际国内鞋业界为之震撼,而且众多沿海优势鞋企也开始“移民”成都。成都鞋业的巨大品牌号召力得以产生和聚集,得益于致力于品牌建设的本土优势鞋企的自身努力,更饱含着省、市、区各级政府对鞋业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如今成都鞋业的飞速发展已形成了一条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发展道路,每当成都鞋企在发展中遭遇“寒冬”,政府部门的主动关怀就会如期而至。
从去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地打击着传统的生产制造业。成都,引导鞋企度过“金融寒冬”,鼓励鞋企做品牌,一系列刺激政策相继出台。成都鞋企的“冬天”感觉不到一丝寒意,反而增强了做大做强产业的发展信心,一批本土优势鞋企开始实施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开始更加关注鞋业品牌的打造,更加关注打造世界知名鞋业品牌的信心。
在国际国内鞋业界的翘首期待下,10月14日,2009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正式拉开帷幕,越来越多的国际鞋业知名采购商以及关联配套企业聚集蓉城,这无疑将提升成都女鞋的国际形象,同时增强成都鞋企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
应对危机 政府呵护“关怀倍至”
去年,成都鞋企同中国大部分鞋企一样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明显,外销市场出现“肠梗阻”,部分鞋企陷入了发展的困惑。
这暴露出成都鞋企与国际知名品牌尚存在较大差距,即面临着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当众多鞋企为生存危机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成都打起了一场特殊的鞋业“保卫战”,省、市、区三级政府站在振兴民族产业,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的高度出发,与广大鞋企一道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成都鞋业带来的影响。
成都市政府瞬即协调市经委、商务局、投促委、金融办等多家部门出台了《推进成都市发展制鞋产业工作措施》,从政策、融资、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帮助成都鞋业抵御危机。该措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一传统富民产业的高度重视。
“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制鞋产业联席会议,重大问题随时处理,出台一些就业、社保、受灾地区企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成都制鞋企业度难关。”曾受邀参加全市制鞋产业联席会议的成都卡美多鞋业公司董事长助理刘鹰告诉笔者,各级政府部门拯救鞋业于危难,增强了广大鞋企做大做强“成都制造”的信心。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把制鞋产业列为重点支持、扶持的产业,按有关政策对进入“一都两园“的制鞋重点企业给予技改资金、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和技改投资补贴;对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还抓好了崇州市、金堂县“两园”的交通、教育、医疗、娱乐、培训及劳动力市场等配套服务,并积极协调具有省级以上品牌的企业进入成都市各大商场。
武侯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也先后召集鞋企座谈会,走访鞋企,解决鞋企来自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今年7月29日,武侯区发布了支持鞋业产业发展的《关于促进鞋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成都市武侯工业园区内以“成都造”自有品牌进入市内大型知名商场进行专柜经营的企业,每年将获得政府10万元的补贴(补贴期不超过两年);凡单店经营面积在50平米以上的,武侯区还将给予50%的租金补贴和一定的装修补贴。
成都盛仙妮鞋业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每当鞋企遇到困难的时候,省、市、区各级领导就会出现在鞋企面前,帮助鞋企克服困难,应对市场危机,让我们鞋企倍受鼓舞,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鞋业品牌的信心。
“内外兼修” 成都女鞋逆势“迎春”
在各级政府部门扶持下,围绕内外销鞋业市场的务实举措相继出台。卡美多、美丽点、盛仙妮等一大批本土知名品牌凭借对自主品牌的重视,在牢牢把握鞋业外销市场主动权的基础上,还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销市场的举措。
今年3月7日,中国女鞋之都名品连锁店在成都市武侯区、金牛区、青羊区和成华区集体亮相,开业首日售出“成都造”女鞋千余双,刷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鞋业单日销售的全新记录,为陷入国际金融危机的其它鞋企指明了方向。
摆脱传统的鞋业贸易方式,打造鞋业品牌,做大内销市场逐步成为众多鞋企扭转困境的共识。随后,在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武侯区在中国女鞋之都打造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武侯直销鞋城,众多本土鞋企争先入驻,直销鞋城成了成都鞋企进军国内鞋业市场的桥梁和窗口。
“中国女鞋之都名品连锁店首度亮相,实现了开门红,这是区委、区政府为广大鞋企开拓内销市场实施的一种手段。”武侯工业园的相关负责人还向笔者透露,为帮助广大鞋企开拓国际市场,今年初,中国女鞋之都的20余家品牌鞋企还在区政府的出资下,以集体组团的方式首次亮相世界著名的专业鞋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鞋业展览会。
如今成都鞋企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突围国际金融危机必须“内外兼修”,内销、外销市场并举,努力克服本土鞋企以前存在的品牌影响力不大、营销网络差、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才能最终克服困难实现鞋业产业的新发展。
为了帮助广大鞋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影响,武侯区还出台了振兴鞋业发展的十大举措,这些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大扶强,开拓国内市场,包括开展“名品连锁店”、“成都女鞋全国行”、“市民进鞋都·体验成都鞋”等五大项目;二是“走出去,请进来”,整合国际市场资源,包括组织鞋业企业参加“2009中国女鞋之都莫斯科展会”、举办“第四届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等四大项目;三是建立健全行业机制,实现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包括成立成都市制鞋产业协会等内容,并且由专业的运营团队对多品牌实施统一管理。
市场转机 国际订单直入成都
既是危机,更是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沿海地区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关门,对沿海地区来讲,是产业升级换代的时候,对内地来讲,承接产业转移有了更多的空间。
特别是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对成都鞋业产业的大力支持,也让更多的国际采购商看到了成都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成都鞋企的国外订单相对减少,但国内部分鞋企的倒闭也腾出了一定数量的订单,加之成都鞋企拥有自身的竞争力,因而国外采购商并没有减少对成都定单的需求,他们更愿意直接到优势更加明显的成都下订单。”
成都依百兰鞋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德庆深有体会,而且还尝到了甜头。去年7月21日,吴德庆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2008四川——欧盟经贸活动周”,期间,他就与那里的巴林·福兰克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在今年10月,成都召开的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期间,依百兰鞋业将与他们达成了超过200万欧元的合作。而以往,他想要拿到订单,还得绕过沿海城市的竞争对手。
正因为如此,成都鞋企接收到的国外订单并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长。
致胜法宝 苦练品牌“内功”
金融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鞋企带来了阵痛,但同时也让一部分鞋企看到新生的希望。当前,成都鞋企面临着充裕的国际订单和沿海发达地区流水作业工人回流等历史机遇。
“经济波动对制鞋业是一次大洗牌,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李玉中曾表示,虽然目前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国内和国际鞋业市场依然是一个需求旺盛的市场。
中国轻工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在“中国国际皮革鞋业界英雄会”上也曾表示,“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附加值,从“危难”中寻找“商机”。首先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实用技术改造重点工艺,提高制造水平。其次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强化环保,促进皮革制鞋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
中国女鞋之都相关负责人认为,成都鞋企的品牌意识等方面与国际上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单纯以出口为目的的企业将在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下显得弱不禁风。在鞋企的转型期间,做内销的鞋企却远离了这场危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扩大内需的积极政策,成都鞋企应该抓住这个市场机遇,在内销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的局面下,走内销市场的品牌之路已成为成都鞋企破局的最终出路。
自“中国女鞋之都”授予武侯区以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巨头开始来到成都,成都鞋业美名远播。长期以来,武侯区坚持对中国女鞋之都实施“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全新管理思路,政府发挥自身优势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对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企业采用灵活的市场机制来促进园区的和谐建设。这种机制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各取所长,形成政府和企业的优势互补。
在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武侯区一直就没有放弃过对中国女鞋之都的品牌推广,这种推动是持久而有序的。武侯区先后通过走访学习美国、意大利以及温州、广州等国际和国内鞋业发达区域,迎来了国际、国内采购商,实现了采购商到中国女鞋之都直接下单。
“过去,我们邀请国外采购商参加我们的国际采购节非常困难,即使我们报销他们的往返机票,可别人还是不愿意来,因为别人不认可你的品牌。”负责首届中国女鞋之都国际采购节国际采购商和鞋业组织邀请的胡先生告诉笔者,通过运用国际采购节等活动施加中国女鞋之都在国内国际采购商中的影响力,后来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采购节期间的邀请变得非常容易,很多国际采购商主动要求前来参加采购节。
中国女鞋之都名品连锁店、直销鞋城开业迎来开门红,这成功的背后包涵着市场对成都造女鞋的广泛认可,广大市民对成都造女鞋的厚爱,也包涵着政府对中国女鞋之都实施品牌运营的一番用心。
如今成都鞋企已不甘愿帮助国外鞋企做嫁衣,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开始了“内外兼修”的发展道路。
后记
今日,备受各界关注的2009年中国女鞋之鞋都国际采购节将拉开帷幕,本届采购节将以“美丽成都·魅力鞋都”为主题,以“国际品牌参展商、国际采购商、国内品牌参展商、国内采购商”参与的四位一体为模式,倾力打造中国最具特色化的世界女鞋原产地国际展会,谋求在世界鞋业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中,寻求更加广泛的国际贸易机会和国际间深度合作机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都企在深入构建自身的品牌、技术和产品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以国际采购节为舞台和契机,成都鞋企最终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活跃于国内、国际鞋业的中高端市场。
- 上一篇:石狮品牌皮鞋进入连锁巨头沃尔玛超市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