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大市场关闭重创温商
中国鞋网11月04日讯,10月底,华商在俄大本营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被莫斯科市政府从当地零售市场中除名,该市场在法律上已终止存在。加上大市场刚刚突发的一场大火和3个月前遭遇的俄方突然关闭并查扣货品,这个中俄贸易的重要平台,随着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的行动化为乌有,同时也把中俄贸易局势拖向迷雾。
不过有人士称,事件对于遭受“重创”的华商来说,或许不全是噩耗。Yabao365电子商务平台客服主管杨帆介绍,中俄贸易是不可阻挡的,“灰关”非长久之计,此时或许正是个把“灰关”漂白的好时机。
走“灰关”并非逃税
对在俄华商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沉重打击了。林小姐在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内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门店,原来请人看着,后来因为生意很好,索性全家都搬了过去就近看店。而从去年9月开始,林小姐走“灰关”的几批货物陆续被扣。华商中间有消息说,俄罗斯要开始大力整顿“灰关”,但很少有人把这个传闻当真。
“走‘灰关’不光是因为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白关’缺乏效率又腐败,等我的货上架,价格已翻了几番,并且多花了很长时间。”林小姐称。所谓“白关”,即正常渠道通关。
温州商损失逾十亿
“重创。”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分析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关闭对温州商人带来的影响时称,“这种贸易摩擦,比西方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周德文统计,从临时关闭到永久关闭,温州商人损失达十几亿美元,合七八十亿人民币,每家都几乎损失两三千万元。
然而比起财产损失,对大部分商户来说,最大的影响还是心理层面的。俄方政府不考虑中国商户情绪的野蛮执政,给商户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有“反倾销第一律师”之称的蒲凌尘介绍说,灰色清关进入俄方市场的商户,由于其本身就有不当之处,所以很难从俄法律中得到保护。而即使手续完善证件齐备,面对一个暴力的环境,也很难有自保能力。
“灰关”漂白契机
事实上,对华商来说,俄大市场的关闭或许并非全是坏事。杨帆称:“短期来看,商户损失了很多,可是长期来看,肯定是好的方面更多。首先俄罗斯刚性需求存在,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在俄罗斯,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户,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很多俄罗斯人已经认定了中国的品牌,看见这个品牌就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质量很好的商品。少了一个二级市场,我们的商品就能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其次,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通过走‘灰关’出去毕竟不是长远之计,这也是一个整合漂白的好时机。”
“目前总经理正在俄罗斯调研,以后海外市场将重点发展网络平台,这也是最好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杨帆表示。
- 上一篇:美国鞋服业恐受CIT破产拖累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