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要善借外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中国鞋网03月01日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在发展初期的一些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自身发展的要求。此时企业要突破“二次创业”的瓶颈制约,就必须从管理革新入手。
众所周知,上市是推动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手段,那么企业通过上市,可以改善哪些管理上的不足?成功上市的企业又有哪些提升管理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期嘉宾将为您指点迷津。
通过上市 弥补管理不足
主持人: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弥补管理上的哪些不足之处?
陈锡忠:通过上市,企业可以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管理者可以从会计信息中得出判断,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挥、调节、控制,而财务管理混乱会加大经营风险。在企业上市筹备工作中,90%以上的工作与财务有关,企业改制上市后,财务信息将透明化,曾经存在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核算较为混乱等局面将消失。
曾路:泉州不少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常常出现产权模糊状况,通过上市,企业产权关系将得以明晰。目前,泉州很多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使管理缺乏内部的约束性。通过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将得到完善,各个部门得到恰当授权,各部门权责分明,企业的各项方针将得到较好地执行,而滥用职权的情况也将被限制。
丁鹏鹏:上市后,员工福利待遇也相应提高,企业知名度有所提升,这些条件都更有利于企业吸收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才,也有利于淘汰低素质管理人员,组建高素质、有竞争力的管理团队。
借助外力 走提升“捷径”
主持人:上市能帮助企业弥补管理上的不足,那么企业在准备上市的过程中,具体可采用哪些手段对管理进行提升呢?
曾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往往已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对管理做进一步的提升,这时就需要借助部分外部力量,如寻求咨询机构的帮助。近年来,恒安、安踏等名企纷纷借助机构的力量对管理进行变革,花巨资邀请国际权威机构提供全面咨询,并获得成功,这些做法告诉我们,当个人智慧有限时,要善于借用“外部智慧”。
陈锡忠:在准备上市的过程中,可以借用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智慧”。在达派上市前,曾有一位在箱包企业任职10余年的营销总监主动找上门来,通过交谈,当时公司就决定把广州的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交给他掌管,之后半年时间里,公司组建了全新的直营系统,实现了巨大的效益。可以说,企业每次管理变革的背后都有职业经理人的身影。企业发展要善于借用“个人智慧”,可以通过重金延揽、技术入股等方式招募更多有“智慧”的职业经理人。
丁鹏鹏:无论是借助专业咨询机构还是聘请专业人才,这些做法的前提都是企业家本身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战略意识。企业家绝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应该学会观察、沟通、思考、尝试,要制定好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这对企业家本人就提出了高要求,一旦企业的决策者具备了战略家的眼光时,自然会有革新管理的意识和布局。
成功案例
效益实实在在
主持人:管理提升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已成功上市的企业有哪些体会?
曾路:管理提升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恒安自2002年7月推行管理变革,到2008年这6年时间里,其经营规模增长了7倍,利润率也增长6倍多,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在全球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恒安从管理提升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陈锡忠:管理提升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真真切切的。2008年末,达派内部开始推行IE管理模式,即“工业化管理”,把产品的工序分解图贴出来,并标明大约要多少时间完成,让工人在同一个平台工作,每个人该做什么都很明确,当新管理模式实施后,原本需要两天才能交货的产品,2个小时就能拿出来了,而且品质上升,返工率大大下降,管理升级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丁鹏鹏:喜得狼于去年上市成功,虽然时间还较短,但企业在管理革新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目前也正在考虑与咨询公司接洽,从其他成功上市企业的身上,可以看到管理变革为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管理升级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上一篇:东莞制鞋等行业工荒,求人若渴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