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世界鞋都”东莞劳资博弈之变

“世界鞋都”东莞劳资博弈之变

2010-03-01 10:02:40 来源:东莞时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3月1日讯,在刚刚过去的长达一周的时间里,“世界工厂”东莞一直处在“缺工”的焦虑当中。

  本报记者走访众多政府机构、学者、工厂、务工人员,相比“招工难”和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压力,时下企业更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和海外订单。

  东莞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平稳过渡,将再一次考验城市主政者的智慧。

  本报今起推出一系列深度报道,解读东莞“缺工”时代。

  东莞“缺工”20万

  年过完了,却不见大量农民工返城。

  政府方面已经组织人员前往云浮、韶关、茂名等地招工。

  就在外界持续关注“民工荒”话题数天之后,2月25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代表官方表态,“民工荒”实为“用工荒”。而政府方面已经组织人员前往云浮、韶关、茂名等地招工。

  同一天,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东莞“缺工”20万人,与此前媒体报道的数据一致。

  作为中国曾经最大的劳动力吸纳和输入城市,突然招聘不到工人,应算异常现象。

  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商业媒体《华尔街日报》说:对于一个劳动力依然极度过剩的国家,珠江三角洲等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地区,在春节后出现严重“用工荒”的报道让人很有些难以理解。

  经济学家、政府官员马上找到“元宵节之后农民工才会返城”的因素稀释市场担忧。

  而这种依据经验的判断立即被舆论批评是草率的。

  一场关于“用工荒”是短暂、局部还是将进入常态的争论已经上演,各界密切关注最后局势。

  刘易斯拐点来了?

  温家宝总理就“用工荒”与网友交流,提出三大原因可能造成“用工荒”。

  2月27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曾经一年中两度密集赶往东莞调研,为外向型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打气”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深切关注“用工荒”问题。他将经济回升放在导致“缺工”的原因首位;中国出口行业逐步升级过程中技术工人的需求与市场供应缺乏排在第二位;经过30多年已经成为完全产业工人的农民、80后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高使其在为最低工资挑选岗位;中国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和优惠政策使得在家务农与外出务工的收入差距缩小,这些原因导致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人数比往年减少6%。

  尽管温家宝称,他还尚未就“用工荒”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但他就“用工荒”发表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得到网友们的称赞。

  “缺工”成为常态还得到最权威的人口学家的研究证实。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坊说,适龄的新生劳动力数量因计划生育政策正在减少。

  东莞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刘永安说,中国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逼近刘易斯拐点的趋势(注: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使得劳动力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民工议价能力的提升让东莞等珠三角企业早于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前自行提高薪水。

  出“十招”加薪留人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将导致依靠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导致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竞争力?“转型升级”成期待中的良方。

  对于拥有数百万劳动市场需求的东莞,在“缺工”的特殊时期,传出春节前东莞市市委向省委提交“出‘十招’防止传统模式复归”,其中提出了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拟从770元调至1000元。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这将导致依靠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

  他认为廉价劳动力是保障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的优势。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导致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丧失竞争力?舆论将解决企业生存压力的路径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向“转型升级”。

  东莞预期提高具有社会指导意义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2010年新年时到东莞给技术工人拜年,市委提出“十招”防止传统模式回归等众多信息,被政情人士分析为东莞坚持“双转移”不退步的政策信号。

  点睛

  东莞缺工20万,缺工行业、企业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适龄的劳动力数量因计划生育政策正在减少。据专家称“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

  如果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完成升级,“缺工”现象将进入常态。

  东莞企业将面临了解新生代外来工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改变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从硬件和软件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问题。

  缺工现状

  “用工荒”是怎样炼成的?

  用工缺口大,返城客不足五成

  东莞缺工20万,主要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2月25日,东莞寮步百业城工业区,在爱铭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韩国“三星”品牌数码科技产品的车间里,师宝玲的双脚踏在机器上正在操作。

  整个春节期间,22岁的师宝玲都是在工厂里度过的。在她的四周,坐有上千名与她一样的女工,她们正聚精会神地完成即将运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的产品订单。“现在还需要2000名普工。”东莞爱铭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的中方管理人员姜吉元说。

  记者在园区看到,工人宿舍区走廊上一半的晾衣区是空着的,出租屋招租的信息与工厂招工的横幅一样显眼。

  据东莞市春运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正月初十,返城旅客仅为4成左右。

  2月24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就业服务主任萧欣欣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元宵节没有过完,而且市区不少店铺都没有开张,整个生产供应链都没有运作起来。”他认为,此时用“用工荒”形容目前的人才供求市场不准确,春节后一个月左右再判断东莞用工形势更科学。

  萧欣欣说,眼下企业用工需求大,与2009年的缺口有关系,眼下企业的招聘还需要补上2009年的缺口。

  2009年岁末,许多工厂人事经理参加《东莞时报》主办的最佳雇主沙龙也证实了企业缺工:随机访问的东莞市远梦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马一平说,新年用工缺口在1400人左右。广东唯美陶瓷人力资源部经理林静香说,公司缺300人左右。成翔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课长吴玉莹说,公司用工缺口在800人左右。

  东莞最大的人才机构智通人才市场新春收场招聘涌入300家企业,智通人才公共关系部高级经理蔡小梅说,今年企业开工早,主要是缺普工,“但是东莞企业到底缺多少工人,我也不知道”。

  2月24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通报广东省企业用工情况数据称,根据调查摸底东莞缺工20万,缺工行业、企业比较集中,主要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东莞数百万的劳动力市场,官方认为目前的局势还在可控的范围。
涨不涨工资,市场说了算

  准备上调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从770元上调到1000元左右,涨幅接近30%

  2月25日《东莞日报》报道:东莞市市委于春节前向省委递交了一篇报告明确提出了准备上调东莞的最低工资标准,将从770元上调到1000元左右。

  “一下上调230元,涨幅接近30%。”东莞爱铭数码电子有限公司中方管理层姜吉元说,“涨工资是必然,市场决定了。”尽管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这将增加生产成本,但不得不自主增加薪水。

  长期关注东莞的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说,尽管最低工资标准的功能是保障城市中迫于生活压力的低生活水平的人群,但也具有社会指导意义。“一般人都会拿自己和最低工资做比对。”林江说。

  一位来自四川的中年男子提着拉杆箱本想去伟易达应聘的,听说基本底薪只有850元时,立即放弃了这个念头。

  尽管这个标准比公司之前的800元提高了50元,但这位在外打工10年的男子说:“我要找的是管理层岗位。”经过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他已成长为中国劳动力大军中优秀、勤奋群体中的一员。

  可以看出,新生代求职者明显感触到了劳动市场由过去求职者请求企业加薪到市场自行提高薪酬的变化。

  东莞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刘永安说,求职者提升议价能力的提升标志着劳动力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求职者选择权更大。

  欲解“用工荒”,先破“权益荒”

  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不高,这被认为是东莞企业“招工难”的软肋

  官方通报稀释市场担忧但并没有降低企业招工的危机感。

  2月28日元宵节,1050多家企业在智通人才市场(莞城总部)招聘9000多个岗位。徐福记、美能达、安美时、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纷纷到场。

  一些企业甚至将工厂门口的招聘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不间断。

  宣称是全球最大的有绳及无绳电话,以及电子学习产品供应商之一的东莞伟易达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其招聘公告中特意标明:公司为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决定从2010年3月1日起调整生产作业人员薪酬待遇,未来公司仍会根据市场情况和相关政策对薪酬待遇福利进行检讨调整。

  “‘检讨’表达了企业对待用工观念的转变,更加考虑员工的权利。”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表示提升薪水和福利待遇是吸引员工最直接和立竿见影的办法。

  市场普遍埋怨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不高,这也是被认为是东莞企业“招工难”的软肋。

  “涨工资是市场决定的,不涨就难以找到工人了。”东莞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刘永安说,根据东莞市劳动局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12月东莞的求人倍率迫近1:2,即平均1个人竞争两个岗位。

  市场倒逼企业自主提升薪水的举动早于政府调高政府最低工资标准前开始酝酿。

  前景不明朗,企业加薪有压力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东莞经济是否复苏,要看厂房租金是否提高。有镇村称“一些工厂还在欠着几个月的厂房租金”

  东莞企业提升薪水的举措能否扭转“缺工”局势?东莞劳动力市场将如何走向?

  东莞这一轮的用工需求旺盛普遍被解读为经济复苏。但对于镇街诸侯经济特色的东莞仅用“经济复苏”不能概括整个东莞的经济面貌状态,不过从纺织、鞋业、家具、电子等众多行业协会和企业反馈的信息是订单在增多。

  “过去的6个月里公司一直都有订单。”东莞爱铭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的中方管理层姜吉元说。但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由于市场需求不足,2008年四季度工厂的产值下降了70%。工厂为节省开支,让30%的员工“放假”了。

  2月26日,东莞皮革鞋业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灼良说:“最近这些鞋厂都反映订单不错。”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透露,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所接的订单都是交货期很急的短期订单,这种短期订单并不能给企业长期扩大生产带来信心。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对东莞经济复苏持谨慎的态度,据他的了解,很多企业仍在亏损接订单,目前只是虚假的繁荣。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东莞经济是否复苏,要看厂房租金是否提高。东莞大岭山马蹄岗村一位要求匿名的村干部说,金融危机时期,镇村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主动把厂房租金从每平方米12元降到6元左右,目前仍然维持在这个价位,“一些工厂还在欠着几个月的厂房租金,目前还只是订单刚刚增多”。

  经济尚未走出复苏,海外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众多因素,威胁着东莞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也增加了企业因“缺工”而提升薪水的压力。

  东莞一位知名玩具公司的董事长认为,最低工资标准政策传达到企业还有一段时间,对于大型企业不会构成威胁,“相对招工难,企业更关注的是订单,只要有订单就能运转,哪怕是赚少一点,但不至于倒闭”。

  但东莞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刘永安说,如果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完成升级,“缺工”现象将进入常态。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坊说,适龄的劳动力数量因计划生育政策正在减少。在争夺相对数量减少的新生代劳动力,东莞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扩大与江西、湖南、湖北、长三角等内地不断工业化的城市相差不多的薪水落差。

  东莞智通人才市场求职者登记信息每周自动统计的数据显示:求职者中23%是无经验人群,年龄约在18-23岁之间;51%是1-5年工作经验,年龄约在22-28岁之间;17%是6-10年工作经验,年龄约在28-35岁之间,其余则是10年以上工作人员,年龄约在30岁以上。也就是说,新生代外来工占求职主体的近9成。

  东莞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刘永安说,东莞企业将面临了解新生代外来工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改变过去面向60后、70后外来工粗放的管理模式,从硬件和软件上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等问题。

  名词解释

  新生代农民工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占到60%,大约1个亿。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