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通失生意 天津滨海新区传统服务业外语人才缺口大
3名英国顾客到开发区一超市手机专卖柜台买手机,因语言障碍,无法沟通,最终无奈离去。这是日前开发区某超市内的真实一幕。记者调查发现,地处开放前沿的滨海新区传统服务行业外语人才的短缺,已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局”之一。
不通外语错失生意
来自广东茂名的李繁聪,目前是开发区超市某手机专卖柜台的负责人。昨日,他向记者讲述发生于3天前的真实故事。当日,3位英国中年男子来到手机柜台,其中一名年轻者看中一款手机。“当时,他冲着服务员,叽里呱啦,说了一通,然后就按起了计价器,像是在询问打折后的价格。”小李说,由于不懂外语,他和另两位同事很难弄懂对方意图,一时陷入尴尬。最后,3位英国顾客只得失意而去。
小李告诉记者,开发区外国企业多,像这样的外国顾客来超市消费也越来越多,几个月前,超市家电柜台还有一位口语交流较好的营业员,但凡有外国顾客前来,都向他“求助”,经他帮忙,基本都能成交。但自从他因故离职后,手机柜台几乎再未有与“老外”成交的买卖。
服务业外语人才缺口大
连日来,记者对外国顾客消费较为集中的开发区三大街区域内的餐饮、酒吧、服装店、理发店等传统服务行业10余个经营点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大多传统服务行业都存在与外国顾客的语言交流障碍。“老外来饭店消费,简单对话还行,但复杂的就不行了。老外一般是看图点菜,吃完就走,因此我们一般很少交流。”开发区一家川菜馆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在开发区一些中小型酒店,因前台招待部门外语人才缺乏,酒店不得不提高薪金应对,但仍存在人才缺口。
低薪酬难吸引外语人才
“学习外语专业仅是上大学就要4年,学生学成后很少会选择到酒吧、超市等传统服务业就业。”天津外国语大学招生就业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校每年毕业的主要外语语种——英语的毕业生有400多人。然而,大型企业、知名私企、外企以及办公文秘部门、翻译机构仍是学生就业的首要方向,很少有人愿意到传统服务行业就业。不过,面对目前就业形势,学校也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降低就业的期望值。为此,学校已经计划在暑期推出引导学生就业的“实习兵工厂”项目。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新区传统服务行业劳动强度大,就业准入门槛低,薪酬不高,也是难以吸引外语人才进入的重要原因。
部分行业开始破解“困局”
记者从市公安开发区分局出入境登记部门了解到,目前在开发区登记住宿的外籍人口总计2923人,这一数字今年基本维持在3000人左右。外籍人口的增加,带来对外语人才需求,特别是传统服务行业。
记者发现,面对“困局”,新区一些传统服务行业已开始寻求破解之道。不少服务单位专设面向高校熟通外语大学生的实习岗位,不仅解决了外语人才之需,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勤工俭学机会。同时,不少服务单位从业人员通过短期培训、自学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外语交流能力。有关人士还建议,高校及外语教学单位、培训机构还应建立应急培训机制,为传统服务行业加快培养一些急需的中低端外语人才。(来源:渤海早报)
- 上一篇:高级会计人才培养遭遇师资瓶颈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