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MBA的副业?
2004-02-22 10:11:33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如果美国人也认同“好女人是一所学校”的说法,那么这些“学校”不得不承认,她们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危机,因为“学校”多得有些过头了。据统计,美国现在有2800万单身女性。有关心“教育事业”的女士适时推出了一本《运用我在哈佛商学院所学,在年过而立之后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这类书以前是心理学博士们的天下,现在则成了MBA们的副业。
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 超酷!三星最新彩屏手机1元起!
把约会、寻欢和嫁人视作一场交易是室内电视剧的编剧、好莱坞浪漫剧导演和小说家们共同惯用的夸张手法。女主角们从外貌、家产和年龄上判断对方是值得考虑(六英尺高的投资银行家、比自己年长的导演)还是滞销货。这部嫁人指南认为虚构作品的所谓夸张手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年过而立的女性要想把自己嫁出去,就得毫不含糊地把自己看作商品,并且要打造出自己特有的品牌,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学所得用到个人问题的解决上。
《纽约客》的书评作者认为,该指南支的招未免老套了些,比如它建议单身女性去夜校上木家具制作之类对男子很有亲和力的课程,多年来专栏作家们一直不停地这么说,以至于外星人都知道那些上课的女士“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该指南也不乏颇具创意的招数:单身女性最不应该待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房间,一定要时时刻刻想着“走出去,引进来”;剧院演出终场休息时,要去大堂徘徊游荡,说不定就会遇到自己的Mr.Right,到那时还哪管会不会错过或影响其他观众欣赏下半场戏的高潮。周三晚上光临披萨店说不定会遇上带着孩子在那里用餐的离婚爸爸。参加陪审团也是寻夫的好机会,虽然作者尚不至于建议读者连被告席上的人也不放过。
学校越有年头,招生时优势越大,好女人这样的“学校”恰恰相反。男子们发现当他们两鬓斑白、手头阔绰起来的时候,婚姻前景也看好起来。女性则必须奋起对抗自然法则的作用,“35岁以后着紧身内衣有百利而无一害”。
作者只是尽力帮单身女性把自己推销出去,要问最终的买主都是些什么人,那就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了:最近一位40岁的女士辞掉了她在曼哈顿的工作,迁至她觉得婚姻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阿波利斯市。“学校”应对招生危机的最后一招无非就是迁址。
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 超酷!三星最新彩屏手机1元起!
把约会、寻欢和嫁人视作一场交易是室内电视剧的编剧、好莱坞浪漫剧导演和小说家们共同惯用的夸张手法。女主角们从外貌、家产和年龄上判断对方是值得考虑(六英尺高的投资银行家、比自己年长的导演)还是滞销货。这部嫁人指南认为虚构作品的所谓夸张手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年过而立的女性要想把自己嫁出去,就得毫不含糊地把自己看作商品,并且要打造出自己特有的品牌,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所学所得用到个人问题的解决上。
《纽约客》的书评作者认为,该指南支的招未免老套了些,比如它建议单身女性去夜校上木家具制作之类对男子很有亲和力的课程,多年来专栏作家们一直不停地这么说,以至于外星人都知道那些上课的女士“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该指南也不乏颇具创意的招数:单身女性最不应该待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房间,一定要时时刻刻想着“走出去,引进来”;剧院演出终场休息时,要去大堂徘徊游荡,说不定就会遇到自己的Mr.Right,到那时还哪管会不会错过或影响其他观众欣赏下半场戏的高潮。周三晚上光临披萨店说不定会遇上带着孩子在那里用餐的离婚爸爸。参加陪审团也是寻夫的好机会,虽然作者尚不至于建议读者连被告席上的人也不放过。
学校越有年头,招生时优势越大,好女人这样的“学校”恰恰相反。男子们发现当他们两鬓斑白、手头阔绰起来的时候,婚姻前景也看好起来。女性则必须奋起对抗自然法则的作用,“35岁以后着紧身内衣有百利而无一害”。
作者只是尽力帮单身女性把自己推销出去,要问最终的买主都是些什么人,那就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了:最近一位40岁的女士辞掉了她在曼哈顿的工作,迁至她觉得婚姻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阿波利斯市。“学校”应对招生危机的最后一招无非就是迁址。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 上一篇:嫁了牙医就能幸福?
- 下一篇:50岁的女人,夏天试试下面这四双鞋子,好看又时髦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