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IC工程师国内仅万人 国内至少需要25万IC人才

IC工程师国内仅万人 国内至少需要25万IC人才

2004-04-05 11:07:07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上周,由北京软件出口基地主办的“集成电路(IC)设计现状及前景”全国巡回演讲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分析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和软件产业现状和前景,以快速提升国内IC人才核心竞争力,打造国际化、复合型的IC设计人才。

  IC专业人才短缺

  国内软件业和集成电路业已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国家计划到2010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要达到500亿块,销售额要达到2000亿元左右,占当时世界市场份额的5%,满足国内市场50%的需求。

  据国际权威机构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在21世纪前十年内,全球半导体工业重心将转移到中国。

  但与国内高速发展的IC行业不相符的是,国内IC专业人才极度短缺。

  依据国内IC行业现在每年25%以上的发展速度,至2010年,国内需要25万——30万IC人才。而2002年,据国家的统计数字,IC类工程师只有4000名。尽管2003年的数据现在还没公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孙伟估计,目前国内IC工程师总共不会超过万人。其中经验丰富的设计人才就更少得可怜。

  如此大的缺口是怎样造成的呢?北京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表示,国内IC行业整体水平相对落后,普通高校IC专业设置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市场、IC设计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等诸多因素是造成国内IC人才短缺的直接原因。

  另外,由于过去国家没有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从事集成电路的企业,多半效益不好。集成电路专业的毕业生,在五六年前很难找到对口工作,用来专门培养IC人才的院系也因此逐渐萎缩。这样一来,国内IC人才培养陷入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高校着手培养IC人才

  如何尽快解决IC人才缺口大的问题呢?专家表示,借鉴世界上集成电路产业最发达的美国的经验,只有加紧培养中国自己的IC自主研发、设计人才,才能改变国内80%以上芯片靠进口的现状。

  国内各个理工类高校,无疑成为培养大量合格IC人才的主要基地。近两年,国家先后成立了35所商业化运作的软件学院。据了解,其中真正培养高素质IC人才的也不过十几家。

  目前,在北京,IC人才培养已形成规模和名气的院校有: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心、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软件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等。据了解,他们主要培训项目包括:第二学位、工程硕士以及学位班。

  北航软件学院开设的IC设计美中双硕士班,是国内院校培养IC设计人才的一种全新尝试。目前,这种办学方式已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与肯定。北京软件行业协会和北京一些高校软件学院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北航就在大胆借鉴国外院校的运作模式:借助于企业资金雄厚、有从事科研与开发的一线工程师等诸多优点,来让企业赞助实验室、提供奖学金、提供实习基地,帮助院校打造素质过硬、符合市场需求的IC人才。据了解,现在像威盛电子、华为科技、微软中国的研发机构、富士通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开始与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进行合作。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