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中国服装人才,路在何方?

中国服装人才,路在何方?

2004-06-22 09:07:07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服装业的加工能力和制作水平已是世界第一,但由于设计水平一直较低,缺乏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服装人才,至今没有世界知名品牌。近些年来,中国服装协会和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时装周、设计大赛、设计师评选等活动,致力于培养造就优秀设计师,并力图通过此举提升中国服装整体品牌。通过几年的努力,也选拔出了一些年轻的优秀设计师,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人才缺失的境况。如何扶持人才,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这是每个服装企业都要思考的。同时,服装院校也面临着如何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性人才的问题。   企业:想说用你不容易   据了解,在中国,大部分生产服装的企业对懂设计,会操作的人求之若渴,服装人才的缺乏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将日益形成桎梏。目前,服装企业的人才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积蓄”与培养,他们一般与企业共同成长,既知晓熟悉企业的情况,又对企业有很高的忠诚度。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他们对服装潮流与趋势把握的敏锐力下降,将逐步退出服装企业。据“洲艳”的周董事长介绍,洲艳的部分设计人才的隐退使企业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人才战略,他们将在九月份的江苏国际服装节招募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而同时,服装院校培养的学生却往往在企业吃“闭门羹”,为获得在企业立足的机会奔波忙碌。许多服装企业对学院派的学生的使用十分谨慎,这种小心不无原因。立志做中国职业装第一的“宜禾”老总马金芳女士认为,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实践经验,企业要为人才的再培训担负一定的成本,这不符合企业快速发展的节奏。学院培养的人才由于缺乏实战经验,不太了解服装市场变化与走向,故受不到企业的青睐,往往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守候状态。   学校:找准定位求生存   对于企业的人才处境,苏州大学工艺学院的李超德副院长表示可以理解,也认为学校教学与企业的需要有一定脱节。李教授把服装人才分为三类:工程技术类人才,设计类人才与操作类技工。现在,服装院校围于传统的教学体制,难于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全部服装设计与打版的知识与技能。毕竟学校的师资条件有限,只能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最基础的知识。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服装院校正在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比如苏大艺术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在企业进行六周社会实践。关于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矛盾,李教授认为,改进目前的教学体制有助与提高学生素质,并希望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共同解决人才问题。他还说,今年该校招生的服装类人数有所缩减,这是学校对人才的重新定位——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至于基本的技工,苏大也会有专门的专业培训。   结语:共图服装业发展   其实,从自前中国服装业的发展看,越来越多的服装专业学生将进人企业求发展,他们是未来中国服装业的生力军。“全国十佳设计师”罗亚平强调,大中专学生年轻有活力,对新事业有热情,并有一定的适应力。只要他们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运用于实践中,必然会有所收获的。此外,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人中国也给了服装人才很好的机会学习先进经验。韩国运动休闲品牌EXR的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无章硕告诉记者,EXR今后会考虑吸收中国本土的设计师,以适应中国人的审美观。国内的企业也应该牵手服装院校,扶持人才,强化品牌,共图服装业发展。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