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技工市场陷入悖论 谁说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优势

技工市场陷入悖论 谁说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优势

2004-07-13 09:07:35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劳动力低成本启动恶性循环   “单方面强调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我反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认为,这种优势一定是暂时的。他的逻辑是,但凡产品竞争力强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一定是高的。   郑功成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他说,这些年,中国大量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比如玩具和服装等,“这些东西非洲人也能做出来。和他们相比,中国的低成本优势还在吗”?   高盛公司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不久前发表文章认为,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只是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中心,而发达国家是高附加值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中心。   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和轻工业消费品的出口占很大比重(2002年为近800亿美元),而机械和生产设备仍是净进口。而高科技产品出口很大程度上仍然由对进口产品的加工和组装的再出口构成。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经济强省广东,2002年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不到3成,而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占了71.8%。   为什么?中国能够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核心技术的高级技工短缺,是重要原因之一。可为什么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技校?   郑功成的解释是,技术工人的待遇不够高。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一个结果是,劳动者得不到很好的培训,拿不到足够高的工资。   如此,恶性循环环环相扣:中国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不足。   就在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呼声越来越强的同时,许多跨国公司正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印证着郑功成的观点。   日本雅马哈(Yamaha)是世界上最大的乐器制造商。近10年来,该公司陆续将许多生产环节转移到一些低薪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许多人甚至认为,这家公司已经全部搬出了日本。   然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日本浜松市,这家公司还保留着一个仅需350名工人的三角钢琴工厂。这里制造的产品精密、昂贵,其不同型号多达700种。在这里,多数常规工作已由机器人完成,350名工人则从事许多需要手艺的特殊操作。   雅马哈每年生产的2.2万架三角钢琴中,有80%是在这里制造的。“制造一架三角钢琴需要大量技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继续在日本进行生产的原因。”雅马哈株式会社社长伊藤修二说。   郑功成教授认为,高素质技工的缺乏,一方面挡住了许多国外高附加值生产企业落户中国的脚步,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很难提高。   技工市场陷入短缺又便宜悖论   “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其实就是劳动者的低工资和轻保护。”有专家认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劳动密集型企业只能千方百计地在劳动者身上寻找利润。   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不再重视员工技能培训,压低劳动者工资,超时加班加点,安全保护投入不足,等等。   广东省总工会7月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外来工月收入近半不足800元,成为广东大量技术工人流失的重要原因。调查还发现,那里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78.7%,月工资收入在1600元以下的高达89.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在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幅度12年来只有68元。   劳动强度大而且健康得不到保障,又挣不到钱,谁还愿意当技工呢?专家认为,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供不应求时价格则会上涨,可如今,一边是技工短缺,一边又是劳动力价格偏低。这是一个经济学悖论。   关于这个悖论的成因,记者在采访中没有得到答案。一位专家的解释是,只要劳动力低成本还是我们的优势,悖论就会继续。   那么,又是谁阻止了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呢?“大批的农民进城,大量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反正多的是人。”在深圳纺织业的一位香港老板对本报记者说,政府设了个59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他们就按600元招人,个别岗位实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加点钱,“不过不会加太多,劳动力成本太高我就没钱赚了”。这位老板说,员工想多点收入也可以,但必须加班。   据了解,在珠三角,大部分技工月收入的一半来自加班费。   培养高级技工应比大学生贵   郑功成教授及部分学者认为,不能再强调所谓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应该加大对劳动者培训的投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目前似乎更响亮的声音是:中国应该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方面能有效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优势,另一方面能解决当前紧迫的就业问题。   其实国家早就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然而,用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乙洲的话说,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远远不足。“不能忽视的是,培养一个高级技工的费用,远远高于培养一个大学生。”陈乙洲介绍,技工教育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原材料让学生操作实习。但目前,技校里每个学生每年的实训费用只有两元。试问,一个厨师如果在实训时没练习过怎样煮鲍鱼,他还能上岗吗?由于经费的限制,不少职业技术学校很难购置先进的操作设备让学生操作。有些企业负责人抱怨,一些技校毕业生到了工厂却不会使用新设备。   许多学者认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解决这个经济学悖论的必经之路。郑功成认为,技能人才多了,技术含量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自然就高了,国际竞争力才会增强。如此,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提高。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