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需求景气大幅提升
2004-07-23 09:10:16 来源: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今年上半年,在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用工稳步增加。一、二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分别为104.7和108.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8和14.3点,连续四个季度运行在景气区间。
劳动力需求连续四季度处于景气区间
(一)多数行业企业劳动力需求增加。
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建筑业企业劳动力需求增长强劲,二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41.5,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48.7和14.2点,达到近年最好水平;住宿和餐饮业、其他社会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增长出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景气指数分别为112.0和110.2,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3.8和8.4点,比上年同期提高86.8和48.9点;工业企业用工增长略有放慢,二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06.3,比一季度略有下降,比上年同期提高9.8点;房地产业企业用工增长平稳,二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04.6,比一季度提高3.0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企业用工有所减少,二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分别为95.4和93.6,均处于不景气区间,而且分别比一季度下降8.5和5.3点。
(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力需求持续增加。近两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用工稳步增加,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不断提升,二季度达到122.5,比上年同期提高23.1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也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景气区间,企业用工不断增加;但近年来,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始终处于不景气区间。
(三)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较为平稳。
随着中小企业活力的增强,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摆脱了前两年持续下滑的局面,增减基本平衡并开始略有增加。今年一、二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分别为100.9和102.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7.5和16.3点。
(四)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劳动力需求旺盛。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劳动力需求增长不断加快,二季度景气指数分别为119.9和114.8,分别比一季度提高2.8和2.7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2.9和16.8点。乡镇企业劳动力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仍在景气高位运行。
66个行业劳动力需求变动状况
不同行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同,对劳动力需求也不相同。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情况和变化幅度,我们将全国企业景气调查覆盖的66个行业大类分为9类(见表):
根据分类可以看出:不同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及变化幅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与能源有关的采矿行业劳动力需求增长加快。今年以来,采矿业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二季度劳动力景气指数达到110.9,创下近年新高。
(二)多数垄断性行业劳动力需求低迷。
二季度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劳动力需求均处于不景气区间,而且比一季度有所下降(除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略有回升外);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00.7,也降至景气临界值附近,而且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下降。
(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劳动力需求强劲。目前,我国轻纺、家电等产业对外依存度普遍较高,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我国产品主要出口国经济的复苏,这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明显提高。二季度,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均处于较高景气状态,而且均比上年同期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前5个行业提高幅度都在20点以上。
(四)交通运输行业劳动力需求差异较大。一方面,由于运力紧张,运输业务量大量增加,带动了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减员增效和公路运输限载限量等原因,部分行业出现劳动力需求下降的状况。二季度,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城市公共交通业劳动力景气指数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大幅提高;而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劳动力景气指数分别为71.9、82.7、94.3和98.3,不仅处于不景气状态,而且都比一季度下降或持平,特别是铁路运输业下降幅度高达27.2点。
劳动力市场现存的四点问题
今年上半年,企业劳动力需求有所提高,但劳动力需求的总体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出现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减弱、部分三产行业用工需求萎缩等问题。
(一)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空间继续缩小。据企业景气调查结果,近年来,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持续下降,景气指数始终处于不景气区间,虽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回升势头,但总体需求仍在减少。
(二)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
今年一、二季度,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虽有所提高,但仍在临界值附近,总体需求增长比较缓慢。
(三)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减弱。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但从调查结果看,制造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有所减弱,二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比一季度下降近2点,预计三季度还将继续回落,制造业近期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拉动不大。
(四)部分三产行业用工需求出现萎缩。二季度虽然企业用工总体上有所增加,但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劳动力需求不仅处于不景气区间,而且分别比一季度下降较多,企业用工继续萎缩,特别是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仓储业、租赁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批发业等劳动力需求持续下降。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五项建议
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在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减缓的同时,三季度企业用工增长也将有所放慢。预计三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在107左右,比二季度略有下降,加之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能力的减弱、部分三产行业企业用工的萎缩等,可能会给本已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困难。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因此,在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要以充分注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在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既要避免投资增长过快过热,又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等,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岗位。
(二)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保证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注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推出鼓励企业内部消化就业压力的优惠政策,从企业内部最大限度地消化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不减员而增效。
(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应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并在信用担保、资金融通、技术支持、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或优质服务。促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四)努力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进一步适当放开民间资本准入领域,简化审批手续,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业,通过激活民间资本和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产业,挖掘社区服务的就业潜力。在发展社区服务业过程中,要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技术层次,使社区服务逐步走向正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社区服务成为广阔的就业平台。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