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国运动鞋之都水质严重恶化

中国运动鞋之都水质严重恶化

2005-05-09 08:57:13 来源:新京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陈埭镇的中国鞋业材料市场前车水马龙。该镇登记在册的鞋厂达3000家。自来水不达标催生卖井水的新行业。 一条排水沟上方的广告牌宣传依法治水。 福建晋江陈埭镇鞋工业发达水质严重恶化,当地自来水厂无力提供达标饮用水 在“中国运动鞋之都”晋江,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制鞋业的发达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在陈埭镇,水环境已恶化到无水不污的地步。 自来水水质恶化,令这个临江的乡镇衍生出卖水行业。买水对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一些办厂赚了钱的人离开这个空气和水质被污染的地方,到周边厦门和晋江等地市区买房居住。 4月24日早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陈埭镇仙石村一位妇女带着孩子到门外刷水桶。在这只白色的水桶桶底,有一层土红色的物质。水桶是用来装饮用水的,桶底的土红色物质则是由自来水沉淀形成———当地自来水公司无力向用户提供质量达标的饮用水。这里是“中国运动鞋之都”,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制鞋业的发达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在陈埭镇,水环境已恶化到无水不污的地步。自来水水质恶化,令这个临江的乡镇衍生出卖水行业。卖水者从周边买水,然后卖到陈埭的企业和家庭。但长久买水吃,对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在陈埭,一种生态难民也在产生,并且,那些办厂赚了钱的人才有可能进入这种“难民”的行列,他们离开这个空气和水质被污染的地方,到周边厦门和晋江等地市区买房居住。更多无力迁移的人们留在当地,继续承受生态恶化的后果。 缺水催生卖水行业 4月23日中午,湖南籍打工者小陈,开着三轮车向订购了井水的用户送水。小陈送的水来自于池店镇村头村一户姓曾的人家。曾家在屋前打了一口井。女主人说,三年前开始卖水,每天来买水的车络绎不绝,要排好长的队,卖水生意很好。小陈的三轮车上可以装每桶20公斤左右的塑料桶20多个,他从曾家买来一车井水的价格大约在5—7元,送到用户家里的价格是每桶2元,这个价格是当地出售的桶装水的普遍价格。实际上,陈埭镇的井水并不适合饮用。根据晋江市供水公司提供的资料,最近全国性的一次地下水调查发现,晋江靠近河流的井水锰超标。这既有地质构造的原因,也有工业污染的原因。但与自来水相比,能有井水吃已让很多人满意了。 晋江市供水公司总工程师林开能承认,陈埭的自来水不达标。其主要原因在于取水口的水质太差,“我们不可能把脏水净化成好水”。“而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水厂必须供水。有关领导说,只要不供水,整个陈埭就会乱套,必须供水。”陈埭镇第二自来水厂厂长丁永星说。 “吃自来水的都是外地民工,本地人在去年有段时间买不到井水,一吃自来水就拉肚子。”当地一位村干部说。这位村干部卷起袖子指着胳膊上的红疙瘩说,这是用自来水洗澡的缘故。洗完后全身发痒,有烧灼感,有段时间越洗越脏,洗完后头发上全是泥乎乎一片。陈埭自来水的水源地是流经于此的晋江。晋江全长150多公里,担负着泉州市一半以上人口以及数十万亩土地的供水任务。 晋江市位于晋江下游,陈埭则是晋江的入海口。记者注意到,晋江陈埭段水面很宽,但看上去全是污水。“水质恶化是逐步的,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严重起来。”林开能说:“鞋厂、制革厂、电镀厂、漂染厂等集中在陈埭一带,水质不好己不是秘密。” 不可挽回的水源污染 在晋江沿线,陈埭的经济是最发达的,但陈埭的用水危机也最严重。在当地,占主流的观点认为,是陈埭发达的制鞋业造成了当地水污染的现状。 晋江是中国知名的“鞋都”,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产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晋江年生产旅游鞋约4亿双,占全国产量的40%,占世界旅游鞋产量的五分之一。其中,陈埭镇2004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9亿元,主要是鞋类。因此,当地人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戏称为“陈埭频道”,因为该频道的运动鞋品牌广告基本全部来自陈埭。 据陈埭镇企业办的资料,该镇在政府登记的鞋厂达3000家。但这个数字不包括接单生产的家庭作坊在内,如果全部统计起来,估计有四千多家,安踏、恒强、三星、达克等品牌均属于陈埭。 熟悉制鞋工序的人说,晋江陈埭段的污染大部分是由制革引起,制革产生的废水,含有化学硫化物、铬和氨氮。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和硫化物能导致水发黑发臭,铬为可疑致癌物,而氨氮则主要危害水里的鱼类。更严重的是,鞋厂普遍使用的胶水,大多含苯,而苯的衍生物是致癌物,排入水体后,对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陈埭很多村庄都没有化粪池,所有的生活排污,以及企业排污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 陈埭镇周边的工业区,村庄的房前屋后,内沟河岸,晋江海堤旁,触目之处都是成片成堆的制鞋下脚废料。晋江流域的陈埭段11.3千米海岸线也几乎成了“垃圾线”。陈埭居民海瑞提供了一套照片,是从3年前开始拍摄的。在海瑞的镜头中,几乎所有流入晋江的溪水沟渠的水面都是绿一片、红一片、白一片。“这些都是鞋厂的边角料等垃圾,排到水里后,就根本看不到水面了。”海瑞说。当地似乎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陈埭镇政府的政务公开栏上,22家鞋厂于1、2月份申请补办环境影响报告手续。但当地自来水厂和自来水公司的专家却悲观地认为:晋江陈埭段水质好转的希望几乎没有。要解决陈埭的用水问题,最现实的就是把取水口往上游转移。当然,这个前提是晋江上游的水质得以保证。而专家们悲观的原因之一,就是晋江的污染实际上从上游就已经开始了,据上游安溪县环保局调查,安溪县城十万居民造成的生活污染物,上万座三化厕污染物,全部排放在不到2公里长的溪流里;沿岸20多家水泥、钢铁、化肥、造纸企业,常发现违规排污或超标排污。除了污染,更大的生态灾难在考验着晋江。据《泉州晚报》的报道,2004年,晋江第一次出现断流,“震惊各界”。 报道说,断流使上游的湖头镇及毗邻乡镇的数十万人经常因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不少居民常常要半夜起床守着水龙头等供水。 富人外迁 陈埭镇不仅水体污染,空气等其他自然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地将这一问题归结为人口的急速膨胀,与有限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根据陈埭镇政府提供的数字,陈埭现有户籍人口7.2万,外来人口20多万,土地面积38.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000多人。 而全国大中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深圳,也仅为3597人。“不断增多的外来员工占用了水资源,但企业并不负担这些,企业再发展,我还要增加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供给,起码保持每年20%的增长率。”陈埭镇第二自来水厂厂长丁永星说。环境压力下的企业同样受损。一位企业老板说,据他了解,在陈埭打工的七八成农民工回家后发现得了胃病。但富有的企业老板们自身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水的困扰。他们一般把工厂建在陈埭,而自己则迁移到晋江、泉州甚至厦门等地。虽然目前无法统计有多少老板外迁,但一个证据是,在当地的党报《泉州晚报》上,经常刊有厦门的房地产广告,当地人都知道广告的目标对象就是晋江,尤其是陈埭的老板们。原居陈埭镇的刘先生现在跟着女儿女婿住在晋江市政府所在的青阳镇,在他看来,如果再不改善当地环境,当地的富人还会进一步外迁。做鞋材生意的谢先生持同样看法,他去年在厦门买了套房子,主要原因是无法容忍当地的空气和水污染,而且污染根本看不到治理的希望。 晋江,尤其是陈埭现在乱七八糟的,环保问题根本没人管,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不搬出来,得了癌症不值得。”谢先生说。据陈埭一位鞋厂老板透露,当地老板基本上都在外地买了房,而买房的原因主要都是因为逃避污染,当然也不排除投资房产的因素。 “ 厦门和泉州的房价在四五年间翻了一番多,外地投资客又不会来这里炒房,如果不是这么多人在异地置业,房价怎么可能升这么快。”谢先生说。谢先生猜测,陈埭镇在外地置业的政府官员的数量应该更为庞大,只要可能,不会有人愿意住在陈埭。陈埭至今没有像样的房地产市场,当地一位官员认为,这对一个仅工业产值就高达109亿元的经济区域来讲,是罕见的。“一些人在其他地方买房,肯定不是全部,能搬走的是富人。”丁永星说,“污染环境的是老板,赚钱的也是老板,但承担后果的却是农民。”那些没有办厂的、纯粹靠农业收入的农民受伤害最深,他们一是没钱赚;二是污染,家园毁了;三是人口压力下,就业没有出路。”陈埭镇政府一位官员以陈埭镇的仙石村为例,企业少,基本上都以农业收入为主,但被迫和其他发达村庄一样无水可吃。陈埭镇仙石村的陈姓农妇住在一家鞋厂旁边,她说,自来水里的红泥像虫子,很臭,放水前要洗一下桶,沉淀后才能吃。买水吃的人很多,以前停水的时候才买水吃。但现在买水成了常事,可对我们来说,井水太贵,买不起,就只能吃自来水了。”陈说,“以后干脆没水吃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又没钱搬走。” “百度”一下“水污染”,相关网页达527000篇。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陈埭镇,因当地水污染严重,许多经营鞋业的有钱人选择到外地购房居住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