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前景乐观
2005-09-06 11:20:0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水貂、貉、狐、獭兔,年产水貂皮600万张、狐狸皮200万张,其中狐狸皮占世界总产量的35%、水貂皮占世界总产量的12%。2004年,我国裘皮及其制品出口额接近20亿美元,同比飙升123%;进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54%,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毛皮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大多数以家庭分散式养殖为主,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但是,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前景依然乐观。毛皮动物养殖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兼有传统和新兴产业成分的朝阳产业。它不仅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还因为我国无与伦比的劳动力优势,尤其被看好。20世纪80年代,我国利用的毛皮产品,直接来源于野外的资源占40%~45%,到90年代末,已经降到不足12%。目前,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毛皮已经广泛而充分地满足了消费需求,毛皮动物养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在欧洲传统裘皮消费国市场日渐萎缩的情况下,中、俄、美、韩、日等地成为新兴裘皮消费市场。目前,新兴市场的消费额已占到世界裘皮消费市场的60%以上,比例还在逐年上升,中、俄市场崛起尤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种裘皮服装的年销售量超过20万件。
来自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消息说,国际社会日趋高涨的保障动物福利的呼声,对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目前,法国、荷兰等欧洲传统毛皮动物养殖国已经通过立法,禁止在国内养殖提供皮毛的水貂、狐狸等动物。芬兰也正向这方面努力,并呼吁全世界都能这么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国家将不约而同地面临设备闲置、工厂搬迁的任务,加上中国经济发展强劲、裘皮制品消费攀升以及拥有劳动力价格优势,本世纪头10年到15年,将是中国皮革和毛皮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