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据统计 > 中国鞋产业真的“很受伤”

中国鞋产业真的“很受伤”

2006-04-14 15:04:45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2005年,广东出口鞋的企业多达3935家,鞋出口达29.1亿双,价值72.2亿美元,出口数量和价值分别占全国鞋出口的42.1%和39.2%,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最快,共出口8.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50.6%。

  本次欧盟鞋类反倾销案中,中国总涉案金额近7亿美元中,超过3亿落在广东。广东鞋业甚至有可能受到“严重打击”。

  有业内人士 认为,总体来讲,广东鞋企还不是国内受影响最大的,因为广东有相当部分鞋企和世界知名鞋业巨头有合作,采取贴牌形式生产,且在出口价格上偏高。

  【温州】单一面向欧洲市场的企业会“致命”

  “如果制裁真的启动,对我们企业的打击非常大。”奥康集团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徐晓杰不无忧虑。奥康对外贸易额一个多亿人民币,欧盟客户占到60%-70%。近段时间,多数客户不敢下定单,3月份的一个50万双订单也搁到4月。

  温州作为“中国鞋都”,鞋类生产企业5000多家,十分密集。除了奥康,东艺、吉尔达等温州鞋革企业也受到相应的冲击。那些单纯外贸经营尤其单一销售欧盟市场的企业,可能一时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据温州海关统计,2005年温州鞋出口4.38亿双,价值15.84亿美元。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鞋类加工贸易企业从21家增加到40家,加工贸易出口鞋类增长166.66%,在出口中的比重增加3.3个百分点。

  【泉州】首次“吃不饱”,但影响“还不算大”

  昔日繁忙的车间如今慢了“半拍”。下午5点刚过,工人们已陆陆续续收工回家。夜幕降临,偌大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压抑而沉闷,工作人员埋头于一堆堆文件中,文件中无一例外地出现“欧盟反倾销”。这是泉州一家涉查企业最近常见的一幕。

  制裁启动,“泉州鞋”受伤也很重。以该企业为例,企业年产值1亿多元,平均每年出口200万双皮鞋,全部销往欧洲。今年1-2月份,受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影响,企业定单减少20%,20年来,企业生产首次 “吃不饱”。

  鞋业是泉州五大传统产业之一。2006年1至2月,晋江出口鞋类批次、数量和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4%、20.9%和9.1%。在此次反倾销案中,泉州共有48家涉案企业,其中涉查企业2家,所涉金额2500万美元。

  不过,晋江国家鞋业检验检疫局组织相关人员认为:泉州出口鞋类以运动旅游鞋为主,此次欧盟对中国出口皮鞋征收反倾销税对泉州鞋业影响不大。

  当地反思什么

  【广东】档次与贴牌,是两大“软肋”

  广东省鞋业商会会长丘小广表示,目前广东鞋档次不高,出口单价偏低,一些小企业为争抢市场不惜互相杀价,将价钱压得很低,如去年广东企业出口欧盟的鞋每双单价仅为2.71美元,与欧洲国家鞋价相差数倍。中低档居多,品种不够理想,价格比较低,这些都是欧盟方面最敏感的产业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此外,品牌空心化成为广东鞋业发展另一“软肋”,据了解,广东绝大部分鞋企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竞争力产品和自有品牌。有关专家表示,在广东鞋类出口中,有近六成都是靠加工贸易“贴牌”出口,本地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拳头产品。

  因此,有专家对“广东鞋”开出两剂药方: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减少污染,提高品质;改变“贴牌”这种低起点的商业运作,创立自主的国际品牌。

  【温州】多多沟通减少误会,分散市场化解风险

  上月12日,在杭州,温州鞋革行业协会与部分鞋企曾与欧盟官员就反倾销当场进行交流沟通。协会秘书长朱峰以温州鞋发展的6点看法,指正欧盟对中国鞋存在的各种偏见。他说,这样的交流,对温州企业属首次,如果能保持,以后误会会少一点。毕竟,双方互补性很强,多合作才能双赢、多赢。

  温州的鞋商们最近也在反思:在国际竞争中,温州的企业是不是要出现两个“转向”:从“价廉物美”、薄利多销转向优质价高;从“勤劳多干”、加班加点转向张弛有度。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今后要多区域市场销售化解风险。”这是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宏真的观点。

  面对这种一而再的贸易壁垒,温州经济学会秘书长潘忠强提醒说,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样只会疲于应付。必须加快名牌创建,以品牌为纽带,把中小企业纳入大品牌的产业链。

  【泉州】联外安内,急唤人才

  泉州鞋业商会采取“联外安内”方式,一方面加强温州、广州商会组织的联系,为企业提供最有效的信息,组织各界人士建言献策。另一方面,泉州市政府不仅给泉州鞋业商会和企业以经费支持,还积极提供反倾销专业人才。在这种指导与引导下,一些涉查公司在积极准备企业相关应对材料外,还通过《荷兰共同日报》、《澳门日报》等海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发出呼声,对欧盟有关方面施加舆论压力。

  “反倾销”也让泉州各界陷入反思 

  继福建晋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办“国际贸易争端、贸易壁垒知识培训会”后,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与法国国际检验局又共同举办了“欧美纺织品技术壁垒及其应对措施”研讨会。

  缺乏反倾销专业人才成为泉州打好“保卫战”的最大障碍。为此,泉州市各行业商会在泉州市政府牵头下,请来专家,免费培训,帮助企业将技术壁垒解决于生产中,并培养相关企业人才。

  为解决“泉州鞋”困境,有人建议“走出国门,到东南亚重新设厂”。不过,经过激辩,泉州不少企业认为,异地设厂,企业不仅将面临政治、资金、发展环境等诸多风险,而且,是帮助他国培养产业,为他国做“嫁衣”。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