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滚动快讯 > [国内动态]反倾销的伤痛与抉择

[国内动态]反倾销的伤痛与抉择

2006-05-10 08:28:52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对国人来说,越来越频繁的“反倾销”调查,已经不是个陌生的词汇,因为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愈加发展,这种不和谐之音就越多。 

    这个春天也如此。继2006年3月23日,欧委会正式批准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反倾销案的初裁方案之后一周,3月30日,欧盟、美国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措施,在WTO提起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时隔一天,欧盟发表公报称,将对中国7家彩电企业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税。

    其实,自1979年欧盟对中国糖精实施反倾销立案以来,我国就成为贸易争端的焦点。从1995年至2005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是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重灾”折射了什么?

    抛掉“重灾区”的政治成因不说,重灾背后的企业自身问题以及如何谋破局问题,理应受到关注。

    业绩往往伴有重灾。以长三角为例,当2004年长三角对外贸易首次超越珠三角时,这一区域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资料显示,仅在2004年,浙江省内遭到反倾销诉讼的产品就不下10种,像颇受关注的美国对中国轴承业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就高达2亿美元;而据上海市质监局最新统计,2003年上海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损失将近20亿美元;而作为纺织品出口重地的长三角,在后配额时代仍然“提心吊胆”,时刻担心欧美的特保调查和反倾销大棒袭来……

    其实各方面都看得清楚,无论是纺织或是制鞋和家电等,频繁遭灾的企业背后,更多折射了老生常谈的产品结构与质量问题。

    来自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董事长肖贵玉的分析说,目前长三角纺织在制造技术方面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一大截,特别是在高端纤维、高端面料的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差距要以“十年”计算。这在客观上使长三角纺织企业在高端纺织品国际产业链上只能处于最下层的“加工者”地位,仅仅靠劳动来赚钱。

    而浙江省经贸委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指出,浙江纺织业出口遇困,关键在于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看,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高的新型纤维和面料、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环保型产品和纺织机械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从增长方式看,纺织品增长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

    而就在今年3月欧委会正式批准对中国产皮鞋反倾销案的初裁方案后不久,拥有大量制鞋企业的广东、福建、浙江等企业,再次展开深层反思,而反思表明,档次与贴牌,无疑是目前这一产业的两大“软肋”。 广东省鞋业商会会长丘小广就直言不讳指出,目前广东鞋档次不高,出口单价偏低。而有关专家表示,在广东鞋类出口中,有近六成都是靠加工贸易“贴牌”出口,本地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拳头产品。

    不妨学学康奈

    面对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有报道说,江浙沪三地企业现在正走出以前“忍气吞声绕开走”、“针锋相对搞游说”、“不惜成本技术攻关”等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应对方式,而是变被动为主动,联手行动,形成合力,积极开创入世以后长三角对外贸易的新局面。

    而在这一过程中,康奈谋破局的新思维,倒是值得学习与借鉴。尽管是中国皮革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康奈也同样遭受了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的伤害。但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康奈人,从2004年开始参与发达国家的行业标准制定,以期掌握贸易规则的主动权。

    有报道说,2004年初,康奈公司主动向全球性鞋类认证机构SATRA提出建研发设计中心合作意向。2004年7月,双方最终达成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康奈将在SATRA的技术服务下,投资1000万元在国内建立鞋类研发设计中心,研发世界最新鞋类技术、工艺,研究最新国际鞋类技术、环保标准等。

    龙永图对此曾有评价说,“康奈的创举主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都很强,面对技术性要求政府无能为力时,企业自己更不能逃避,要调整积极主动的姿态,这其实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迫切的问题。”

    其实,康奈的“新思维”不光是参与发达国家的行业标准制定,破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创建民族自主品牌上,康奈同样是一个榜样。

    众所周知,韩国制鞋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一度辉煌,出口额曾达到43亿美元,但过于依赖贴牌生产,最后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外迁,而走向衰落。而早在入世以前,眼光独到的康奈人,就从韩国制鞋业的兴衰成败中受到启发。在他们看来,仅靠给人家贴牌发展,不仅托不起中国的世界品牌,甚至迟早会出现韩国的结果。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眼光和责任感,入世以后,康奈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世界各地开设了上百个中国康奈皮鞋专卖店。如今,靠着执著,康奈品牌在海外消费群从当年以华人为主改变为以洋人为主。

    说康奈人都记得这样一件事。2004年,新加坡政府一位工贸部长率60多位社会名流到温州考察,指名道姓要到康奈,后来才知道这位部长的上司两年前曾到温州访问,离温州时购买了一双康奈皮鞋,接近两年了,这双皮鞋仍然穿得很舒心,临行时他对这位部长说康奈皮鞋品质优良,到温州时不要忘了再为他买一双。这一回新部长不是买了一双,全团60多人几乎人人都买了好几双。

    我们不难理解康奈人致力做鞋业“奔驰”“劳力士”的雄心。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只有牌子好,才能口碑好,只有口碑好,才能市场好,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始终如一。

    有感智慧突围

    当然,致力突围的并非康奈一家企业。许多中国彩电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了“走出去”的征程。据有关媒体透露,康佳这次之所以敢于和欧盟叫板,主要是近年来其已在海外建立多个彩电生产基地,完全可以不从中国直接向欧盟出口,因此反倾销大棒不仅打不到康佳身上,反而会造成那些在海外没有生产基地或者生产能力较低的对手失去竞争力。

    同样,在纺织业的痛定思痛中,无论江浙,还是其他地方,大家似乎都明白一个道理,纺织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纺织品牌,加快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质量和品牌竞争转变,尤其是要发展国际知名品牌。

    来自浙江的报道说,越来越多的浙江纺织企业认清了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投巨资对产品进行升级,如义乌无缝内衣行业,仅进口的无缝内衣设备,就有2000多台,是世界上第二大无缝内衣生产基地,无论产品质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品牌生产的要求。而义乌贝克曼集团在国外设立了10多个分支机构,营销触角伸向了欧美主流市场及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绍兴的纺织上市公司——浙江永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功增发2.255亿股H股,其中2.095亿股定向配售给意大利的纺织及成衣巨头——米罗利奥,使其成为永隆实业的第二大股东,由此获得了欧盟“市场经济地位”……

    而据记者在青岛市外经贸局对外贸易处了解到,仅就这次欧盟对鞋类产品设限而言,对青岛企业的影响不大,这不仅因为像韩国一些企业一样大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即使双星、亨达这样的国内企业,也因贴牌或国内销售,无妨大碍。

    但他们同时讲,鞋类产品只是很小的一个侧面,在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中,青岛的纺织、家电等企业,变得越加聪明,大型家电企业早就“走出去”发展,无论产品、结构、市场、研发,其国际化程度越来越深。正是由于青岛家电产品已进入数字高端时代,这次欧盟对中国彩电征收反倾销税,难以对青岛企业造成什么影响。而在纺织领域,类似即发这样的大型民企,也不再仅仅把眼睛盯向一个市场。

    某种程度上,青岛对外贸易很能反映山东的现状。据有关媒体在山东省外经贸厅的采访说,单从这次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设限上看,对整个山东外贸出口影响不大,即使像威海金猴、青岛双星,高密海宇等大企业,由于出口量较小和有意识的市场布局等因素,受伤程度远比南方一些企业小得多。

    而最感欣慰的是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与国际接轨,加大技术创新,培育自有品牌,提高技术含量,调整出口策略,真正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