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选专业要选“合脚鞋”
高考一过,选报什么专业,就成了考生与家长首要考虑的问题。过来人的经验证明,所学专业是否合适,直接关乎成才之路、人生之路。在很多成年人都为此绞尽脑汁、举棋不定的时候,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却有着难得的清醒认识:选专业,要选合脚的鞋子。
据今年第二期《恋爱·婚姻·家庭》报道,来自黑龙江省宁安市的15岁少年倪世明,2004年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但发现该班只有数学、物理、计算机三个专业,没有他最喜欢的化学专业,便毅然说服了父母和老师,坚决退了学。他觉得学习少年班的专业,多年后中国只会多一个平庸的大学教师,而不是一个化学专家,自己还可能心情压抑干傻事。他说,“每个人都有一双合脚的鞋子。历数前贤,哪个有出息的人不是因为找到了合脚的鞋子呢?”他退学后回到母校复读,平静地对待旁人的猜疑与误解,坚定地把2006年的高考目标锁定在北大化学系和吉大化学系基地。
要跨征途的人没有合脚的鞋子,多吃苦受累不说,还会掉队落伍,甚至毁了前程;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如果没有选准和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不是同走路没有合脚鞋一样吗?比尔·盖茨放弃了法律专业这双不合脚的鞋子,改学电脑编程,从而让美国少了一名律师,让世界多了一位推动社会进程的专家。
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脚知道;脚是长在孩子身上的,孩子有第一发言权。大人们不能把自己看中的鞋硬要孩子穿。各人的脚型大小不同,穿别人的鞋不会合脚舒适。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不少成年人却陷于迷茫?倪世明得以退学,说明学校和家长在这方面有所进步,但进步得不尽人意,因而他在退学过程中和退学后仍然遭遇了那么多的怀疑目光。
现实中,不少家长往往因势利或传统思维而跟风。一会数理化吃香了,就强迫孩子穿数理化的鞋子;一会文史哲吃香了,又强迫孩子穿文史哲的鞋子;听说某校是名校,即使鞋子不合脚也要千方百计把孩子塞进去——恨不得在孩子脑袋上安个万能开关,要什么一摁就成。望子成龙之心无可厚非,但绝对不能对“穿鞋原理”不屑一顾。要想指导孩子选专业,先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然后量脚选鞋,否则就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势必束缚新苗的成长。
- 上一篇:[社会新闻]1家4口被撞成重伤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