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工业须走可持续发展路子
“塑料比金属或纸的再利用率低;塑料制品的增长速度比其他材料快,塑料废物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我国再生塑料的回收率只有20%左右,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建立……”在近日举行的“塑料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做出上述表述。
据介绍,随着塑料垃圾问题的不断升级,国内部分地区开始用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但来自欧洲塑料协会的专家以及国内的专业人士认为,生物降解塑料目前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谓的“白色污染”问题。
其实,塑料制品在其生命周期结束后,有很多方法都可使其得到再利用。有些塑料还能用作涂料原料,在钢铁厂用作还原剂。废弃塑料在日本用来发电,在挪威用来建设高速公路,在美国用来做铁道枕木等等。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周长益认为,塑料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两个方面认真考虑,一是设计、生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二是与社会各界共建废弃塑料循环利用的体系和机制。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委会秘书长马占峰也同时表示,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运用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同时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借鉴国外的减量、再生利用、降解材料的治理对策,实施多法并举、防治结合等措施。为此,他提出4点建议,一是在塑料制品进入市场前就采用塑料材料标志,标明塑料制品或其配套件的材料属性,便于回收时分类,这样能充分利用其价值,并能提高效益,减少浪费;二是开发能适合不同塑料类的分类、粉碎、清洗、加工造粒等专用配套设备,进一步提升整个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技术水平,目的是充分利用和节约再生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三是在开展废塑料应用研究方面加大投入,国家在一些能废物利用的领域内尽可能提倡使用废塑料制品;四是制修订废塑料制品应用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其适用范围,使废塑料真正对社会有用、充分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