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的故事3
或许我会麻木
因为我看到了太多
或许我不会再哭泣
因为我的眼泪已经流光
读书的时候,学过营销,真实的记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就是讲有关鞋子的营销故事。两家皮鞋工厂,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某个岛屿去开辟市场。两个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给自己的工厂拍回一封电报。一封电报是:“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 另一封电报是:“好极了,这个岛上没有一个穿鞋子,我将驻在此地大力推销。”老师曾经拿这样一个故事告诫我们,要在市场上寻找机会,这样一个有关鞋子的故事,也成为营销学上的一个哲理。但有一天,我突然的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支教者,来到贵州山区里,我才终于明白,哲理永远是哲理,现实才是最真实的。或许十元一双的鞋子在城里根本无人上眼,而在贵州,中国最贫困的地区,十元,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星期的所有收入。
刚来到这里时,一个先来的支教者与我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这个支教者问一个小朋友:“你家离学校远不远?”这个天天早来晚回的孩子回答:“不远,才两个小时。”当时支教者脑袋里一片空白,走山路两个小时还算不远!时间久一点之后,我就慢慢了解到了,这里的学校辐射半径并不是象城市里的学校一样以公里计算,对于很多天还未亮就起床上路,而回到家后天已经黑的孩子来说,上学的路途,是用时间来计算的。而这计算时间的是他们还未长大的双脚。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小时的山路是很近,二个小时的山路不远,三个小时的山路才叫远。请记住,这不是一般的山路,听过这首歌没,山路十八弯,外加山路十八陡。我曾经走过这样的一段山路,走了二十分钟,还在原地,只是海拔升高了三十多米而已。
风里来,雪里去,这样的上学路途,鞋子自然就成了他们磨损得最厉害的物品了。贵州山区雨雪多,孩子们的脚,就更加要受严冬的折磨了。
去各个学校调查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脚上,穿的都是一双解放鞋,走了一二个小时的泥泞的山路之后,那已经不能看出鞋的颜色和质地了,更有些孩子,脚趾头都外露在冰冷的雪泥中,这可是在贵州的冬天啊!平均气温只有3度左右,也许,他们的脚已经习惯寒冷了,而且不得不习惯。在这里,很多贫困学生穿的鞋子如果只是破了一个洞,露出脚指头,或许都算比较好的鞋子,仍可以坚持穿下去。很多鞋子破的更多算上一双拖鞋,但孩子们仍然快乐着穿着。
在贵州,鞋子有它的本来意义,只是一个走路的工具。遮寒避冷或许都谈不上。想过支教以前,在广州的那种靡烂生活,或许这是很多都市年青人的生活,无数的HP,无数的花天酒地。喝酒,游戏,打牌等等,就是我们的生活主旋律。发动了一个朋友一起来参加助学活动,有一天他上网与我说,他觉的这样更有意义,至少知道自己在做些事,而原来的生活,整天就知道赚钱,花钱,去一次酒吧,几百几千元就没了,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要这样生活,生活的迷失了方向。而现在做些助学的事,为了小孩子,也为了自己,至少让自己有了个方向,有了个事可以做。其实过来支教后,自己才明白很多,支教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很多人都是从理想主义者走出来,最后进入社会,被融入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整天就只能为钱生存,根本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之流。忘记了自己的方向,活着真累。所以有一天,在酒醒后,看着房间里被吐着一塌糊涂,突然想,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脑袋里突的一下,决定去过一段理想生活,确实,理想生活很穷,穷的自己很多时候得去省几块钱,但至少自己心里很踏实,一年的时间,我会损失很多金钱,但有得必有失,至少自己收获了一种人生经历,一种人生的理想。
其实很多朋友都无法象我这样,突然的一下子就过来支教,因为我没有任何负担,对于我来说,一人吃好,全家保饱。但也你做点善事吧,或许几百块钱,对于我们很多都市人来说,只是一餐饭钱,而在这里,可能是几十个孩子快乐的童年。 一双雨鞋,最多10元钱,于你来说,也许真的不算什么,但于那些在严酷的冬天里簌簌发抖的贫寒学童们来说,却是一整个冬天的温暖!而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开心的事情。
来参加我们的助学活动吧,参加我们的红雨鞋计划。你给孩子是一个快乐的童年,给自己是一个开心。
我们期待你,因为你是我们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