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窝窝鞋
2006-09-29 11:31:34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昨天下班后我骑着自行车生往回走,忽地一阵冷风吹来,身子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匆忙用手把衣领竖起,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把着自行车手把急速往回赶。再看看街上的行人,都穿的鼓鼓啷啷的,像个棉球,我这才意识到冬天真的来了。
回到家里,我口里呵着气双手搓来搓去,对着在厨房里做饭的妻子说:“今天天很冷,寒流咋说来就来了。”说话间,我“哎呦”一声。妻子忙跑过来,“怎么了?”我说:“脚、脚有点疼!”妻子忙说:“快、快坐下,看看。”我坐下,妻子就叨叨开了,“天气预报早就播了,批这几天寒流到了,你上班时,我就给你说了,让你穿上棉鞋。前几天妈又让人捎来了两双棉窝窝鞋,妈说你自小脚冻了好多疮,留了病根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根冶,她千叮咛万嘱咐我一定要让你穿的,说这是今年地里产的新棉花做的,你走时就是不听,你这个样子让咱妈看到了,我咋收场呢!”看着还在柜盖上的棉窝窝鞋,再也没说什么。
每年快到天冷时,母亲都准时托人给我捎两来或是给我寄来双棉窝窝鞋,一双松紧面口的,一双绑带的。而每次捎棉鞋人见到我时,就说:“你妈给我说了,叫你天一冷就穿上,说你的脚自小都不好,到冬天走不了路没法工作就麻烦了,她特意给我交待,松紧面口的是给你妻子的,这双绑带是给你的……或者在包裹里的纸条也同样有类似的留言。看着两双黑绦条绒面白色千层底的一样质地的棉鞋,我心里百感交集。
每年夏忙过后到了农闲时节,母亲就和邻居家的三婶四姨王二妈等人商量,捏合去镇上买做棉窝窝鞋材料的时间。只见那天,她们早早就吃过早饭,个个都收拾停当,去薛(录)镇跟会(赶集)去扯绒布,买鞋带等。母亲说去的人多了,咱们就能和人家讨价还价,能便宜点,能省就省点,再说了,人多眼快,能辩认出好坏,也不会把质底不好的买回来。一大帮子妇女,有说有笑,从家里出发。母亲是不会骑自行车,从我们村步行到薛(录)镇走的再快的人,也要四十分钟,但她们乐意和母亲一块步行,说步行能边走边说话,交流技艺,这样也好。
母亲每年夏天忙罢后,都要做一家人的棉衣棉鞋,而母亲做棉窝窝鞋也最具心得。母亲做棉窝窝鞋手艺在村上是数一数二的,她从扯绒布的尺寸的计量到画样、裁剪,打背子、纳鞋底、状棉花、到成形一针一线从没有失误很精确的,她不管是做松紧面口的,还是做绑带面口的,都是得心应手。所以,每到这个时节,村上的妇女都要跑到我们家向母亲“求艺”,母亲见那些人来了,就放下手下的活,一针一线手把手地教她们做。由于做棉窝窝鞋工艺复杂,不好学,一般待嫁的闺女都学的一塌糊涂,而在农村能看到刚过门的媳妇能做出像样的棉窝窝的确很少,如果看到新媳妇真正做出了棉窝窝鞋,全村人都会赞不绝不口,好像这个新媳妇就高人一等了。而那些刚过门做不好棉窝窝鞋的新媳妇可就惨了,在农村人眼里,一个妇道人家连针线活都不会做,或是做不好,人家都会在背后戳脊梁骨、说讽凉话的,整天不敢出房门,怕人家笑话。娶了这样的“笨”新媳妇更是在公婆公爹面前抬不起头,也会惹的公婆公爹在全村人面前尽失脸面,而作为丈夫就更失体面。有的新媳妇就拣天黑时来到我家向母亲请教,有的新媳妇爱面子害羞就让丈夫来请母亲去她家,不管是来我家的人还是要求母亲“出山”的,母亲从没有拒绝过,答应的好爽快。这些人也慢慢地掌握了技术能做出漂亮的窝窝鞋,见母亲如此热情,都纷纷地拿出好东西送给母亲,而母亲都一一拒绝。母亲就对她们说,邻里街居的,出门不见抬头见,帮一点忙,这又算什么呀!
记得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那年的冬天来的特早,刚一入冬,雪就下了个没完没了。母亲给我做的两双棉鞋都被我弄湿了,没法换着穿,当时,外婆重病在身,母亲去了舅家照顾外婆,我只能穿着湿棉鞋,脚放在湿湿的窝窝鞋里,整个人就像掉进了冰窖里,没几天脚全变的红肿,像个面包,后来生了冻疮又浮肿成紫色,一动就流脓水。坐在热炕上,两只脚痒的人好难受,就使劲用手搔,越搔越痒,越痒越搔,后来发展到整个人都痒,双手就使劲地抓。星期天,我把一双湿棉窝窝鞋放在炕窑子里烘烤,自己迷糊糊地睡着了,一股刺鼻的烧焦味惊醒了我,我慌忙下了炕,从炕窑子里刨了老半天,只刨出了棉窝窝半个鞋底,当时,我就失声大哭。后来,母亲回来得知此事,又两天两夜没合眼给我赶做了一双崭新的棉窝窝鞋,也就在这年,我双脚的冻疮留下了病根子。每年一到冬天,都要发作,什么冶冻疮的祖传秘方,什么一针见效的西医,对我的双脚也没有明显的医用。而是母亲每年给我做的棉窝窝一直暖和着我的脚,使我顶住了严寒走过了人生一程又一程。
我结婚的那年正是寒冬腊月,母亲早早地就给我和妻子做了棉窝窝鞋,给妻子做的是松紧面口的,意寓着她将来做事有松有紧,遇大事不慌,逢小事有度,不失妇人之心;而给我做的是绑带的,意寓着我从此绑住了妻子,俩人待在一起,谁都不离开谁,恩爱一生。这是母亲的人生秘密,是她后来才悄悄告诉我的。妻子是城里人,她起初说穿上不习惯,而母亲硬是让妻子穿上,说在农村人就要像个农村人的样,让你穿这鞋,以后你就明白了。后来,天愈来愈冷,妻子穿在脚上更舍不得脱下,说这鞋这么暖和。母亲笑了笑说,这鞋不光暖和,以后你就明白了。妻子也根本没在意母亲的话。我和妻子穿着棉窝窝鞋,也的确像她老人家当初的意愿一样,我们婚后生活幸福,恩爱有加。
后来,我离开老家关中去东北工作,每年母亲就到邮局给我和妻子寄棉窝窝鞋来,而在单位,同事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皮棉鞋,油黑发亮,看上去很体面,走在大街上噔噔的发响,让人实在羡慕。但我还是穿着棉窝窝鞋,很暖和心里觉得很舒服。同事们都说我像个老农民,我说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来到城里工作,总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我一说,大伙一笑了之。就这样,我穿着棉窝窝鞋过了一个冬天又一个冬天。
前年冬天,听说母亲的身子不大好,我天天担心,就隔三叉五地打电话回家。母亲只字不提她的病,只是说,人老了,有个感冒发烧很正常的,她千叮咛万嘱咐我冬天到了,多多注意自己脚,这是妈最放心不下的,前几天我让你爸去了邮局,给你和你媳妇一人寄了一双棉窝窝,一年到头在屋里啥活都没干,就做了这两双棉窝窝,妈怕冬天来了,你的脚又疼,妈这么远,也照看不上你,你叫你媳妇接电话。我把听筒给了妻子,母亲说:“晓会,你要多多注意天娃(乳名)的脚,今年的冬天听说要比往年长,你们在外边,妈看不见,可就是心里放不下呀,你多操一份心,妈就少操一份心了,我让你爸给你寄了一双松紧面口的棉窝窝,给天娃寄了双绑带的,你们俩各穿各的……母亲说着,这边的妻子泪流满面。
隔了两天,我放心不下母亲,又打电话回去,正好小妹和她老公在家里,小妹和我说了一阵话,她说:“我刚陪母亲去了医院,咱妈老是咳嗽,也没什么大病,医生给母亲开了些药我们就回来了。哥,咱妈给你做的棉窝窝你收到了吗?咱妈在和我去医院路上老是问我几天能到你哪儿,我给咱妈宽心,说一天就到了。”我说:“昨天收到了!”小妹说:“哥,你要多多注意,天冷了就穿上,也别像人家图时尚,妈做的都是咱家的棉花,真材实料。妈做的那几天,我也正好在咱家,那天上午我在家做饭,妈人老了,眼花了,穿个针线都根本没法穿上了,她要让咱爸给他穿,咱爸穿了老半天也穿不上,妈急的,眼泪都流了下来,妈就一个劲的怨咱爸,最后,俩个人就叨叨地吵开了,吵声越来越大,我就跑了出去,知道是为了这事,我就说了咱妈几句,给她把线穿上,等我把饭做好端给咱妈吃时,我见妈的笸箩里的手帕上沾满了血,咱爸说,咱妈的眼花了,看不见了,就一下一下地戳到了手上,母亲怕我看见,用被子盖笸箩,我还是看见了,她怕我说什么话,就一个人端了一碗饭到院里去吃……后来,我就看着咱妈把这两双鞋做好了才回去,妈睡着了,我把妈的手拉过来看,她满手都是被针扎破了的伤眼。妈说,你和嫂子在外面,她一年到头都看不见你俩,就给你俩一人做一双,说这鞋不光暖和,还什么意思的,我没多问。”小妹说着,我双眼的泪一滴一滴的。
后来,母亲说:“天娃,你给我在城里买一幅老花镜,我真的感到人老了,没法做棉窝窝鞋了,我放心不下我的脚。”我说:“妈,你就不要做了,现在市面上买的棉鞋多的很,也不要多贵,很方便的,天冷了,我们买一双就好了。”而母亲说:“买的就没有妈做的好,没有妈做的暖和,再说了,这松紧鞋连这绑带鞋是一对鸳鸯鞋!妈就在你小妹出嫁时给她说过,再也没人知道,这是妈一生的秘密。那时,我还在你外婆家长的时候,你外婆就让我学,妈整整学了三年,才学会了,后来,我和你爸结婚的那天,你外婆才告诉我的,说这是她的人生所得,等你媳妇过年回来时,你们在家多住几天,我也要把这手艺教给她,让她学会后你们在走;她学会了,妈这辈子也就没有啥遗憾了;妈老了,就这点人生遗产,传给她,让她也明白当初妈的意思,也好让你们生活的幸福,妈也就啥事都不操心了。”母亲临说完话,一再叮咛我要在天冷前给她把眼镜给她寄回去,我听到后泪水唰唰流,扔下话筒我就跑到了眼镜行……
现在,农村人已经很少有人做棉窝窝鞋了,而母亲还是年年都做,年年都给我和妻子做一双寄来或是托人捎来,一样的,妻子是松紧面口的,我是绑带的。去年春节回家,我和妻儿一家三口回到老家。母亲坐在炕上戴着老花镜口里念叨着什么,正给一双小棉窝窝鞋穿鞋带,她看到我们三个人站在她的面前,一定是心里很紧张,手上的棉窝窝鞋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妻子忙上前拿起了那双小棉窝窝鞋向母亲问好,然后穿上最后一根鞋带。儿子踢踢踏踏地连鞋也没脱就跑到炕上抱起了母亲。母亲抱着儿子说:“乖孙子,想婆(奶奶)了吧?”儿子噘着嘴,就亲了母亲一口。母亲当即就流了泪。母亲指着那双小棉窝窝鞋说:“这是给明明(儿子名字)的,听说你们今天就要回来,昨晚妈一夜都没睡,就剩下一只穿鞋带了,你们就到了,也好,让娃试试!”母亲抱着儿子,从妻子手里接过鞋,儿子就是不肯穿说是要穿他的皮棉鞋,母样哄哄来去,儿子就是不听。我大声吼儿子,母亲又责备我,妻子抱过儿子,他娘俩叽里咕啦不知说了什么悄悄话,这下母亲才给儿子穿上了。儿子穿上后,在母亲的面颊上亲了一口,母亲笑了。这时,母亲从炕头的包袱里拿出了两双棉窝窝鞋,一双松紧面的,一双绑带的,她递给我和妻子时,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泪流满面……
吃过午饭,我们都坐在母亲的热炕上,母亲手把手的教妻子做这两款棉窝窝鞋。她边教边说:“现在咱农村也越来越很少有人做了,都是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才做,年轻人图方便图省事,都穿的是买的皮棉鞋,但都听说那些鞋根本不耐穿,也不保暖,妈在家里一听人家那样说,就越是担心,担心你们在外面受冷。妈想来想去,还是把做棉窝窝鞋的手艺留给你,天冷了也就不怕了,咱这鞋虽然没有买的好看,但它穿上暖人心。再就是,做两样棉窝窝是给你们,它的意义不一样啊,它是你外婆的人生秘密,她传给了我,妈现在老了,也要把这个秘密传给你们,再说了,妈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手艺就这样失传了,这就是妈一生到现在为止为人最自私的地方,自私不自私,这是人之长情,只要你们能用心领会妈的意思就好了。”妻子听着听着,眼眶里旋满了泪水……
母亲做的棉窝窝鞋一直暖着我和妻子的心里,两款棉窝窝鞋也让我们之间的爱一天天的升温,一天天的融合。人一生不知要行走多少里路,穿过多少双鞋,谁都没有确切地数字记载。而我穿过的棉窝窝鞋自我记事以来,也足足超过了七十双了。而自我来城里工作后,母亲一年年给我们寄来的棉窝窝鞋一对一对地摆放在衣柜里,我们穿过后又一对一对地把这些鞋洗干净后绑在一起又放回去,放了干燥剂,放了防虫药。而每年到了夏天我都要一对一对地把它们拿出来晾在阳台上,我真怕它生了虫,怕它在我那阴暗的柜子里见不到太阳而发了霉,我真的怕这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滋生了覆盖了我和妻子一年年变老的心上……
回到家里,我口里呵着气双手搓来搓去,对着在厨房里做饭的妻子说:“今天天很冷,寒流咋说来就来了。”说话间,我“哎呦”一声。妻子忙跑过来,“怎么了?”我说:“脚、脚有点疼!”妻子忙说:“快、快坐下,看看。”我坐下,妻子就叨叨开了,“天气预报早就播了,批这几天寒流到了,你上班时,我就给你说了,让你穿上棉鞋。前几天妈又让人捎来了两双棉窝窝鞋,妈说你自小脚冻了好多疮,留了病根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见根冶,她千叮咛万嘱咐我一定要让你穿的,说这是今年地里产的新棉花做的,你走时就是不听,你这个样子让咱妈看到了,我咋收场呢!”看着还在柜盖上的棉窝窝鞋,再也没说什么。
每年快到天冷时,母亲都准时托人给我捎两来或是给我寄来双棉窝窝鞋,一双松紧面口的,一双绑带的。而每次捎棉鞋人见到我时,就说:“你妈给我说了,叫你天一冷就穿上,说你的脚自小都不好,到冬天走不了路没法工作就麻烦了,她特意给我交待,松紧面口的是给你妻子的,这双绑带是给你的……或者在包裹里的纸条也同样有类似的留言。看着两双黑绦条绒面白色千层底的一样质地的棉鞋,我心里百感交集。
每年夏忙过后到了农闲时节,母亲就和邻居家的三婶四姨王二妈等人商量,捏合去镇上买做棉窝窝鞋材料的时间。只见那天,她们早早就吃过早饭,个个都收拾停当,去薛(录)镇跟会(赶集)去扯绒布,买鞋带等。母亲说去的人多了,咱们就能和人家讨价还价,能便宜点,能省就省点,再说了,人多眼快,能辩认出好坏,也不会把质底不好的买回来。一大帮子妇女,有说有笑,从家里出发。母亲是不会骑自行车,从我们村步行到薛(录)镇走的再快的人,也要四十分钟,但她们乐意和母亲一块步行,说步行能边走边说话,交流技艺,这样也好。
母亲每年夏天忙罢后,都要做一家人的棉衣棉鞋,而母亲做棉窝窝鞋也最具心得。母亲做棉窝窝鞋手艺在村上是数一数二的,她从扯绒布的尺寸的计量到画样、裁剪,打背子、纳鞋底、状棉花、到成形一针一线从没有失误很精确的,她不管是做松紧面口的,还是做绑带面口的,都是得心应手。所以,每到这个时节,村上的妇女都要跑到我们家向母亲“求艺”,母亲见那些人来了,就放下手下的活,一针一线手把手地教她们做。由于做棉窝窝鞋工艺复杂,不好学,一般待嫁的闺女都学的一塌糊涂,而在农村能看到刚过门的媳妇能做出像样的棉窝窝的确很少,如果看到新媳妇真正做出了棉窝窝鞋,全村人都会赞不绝不口,好像这个新媳妇就高人一等了。而那些刚过门做不好棉窝窝鞋的新媳妇可就惨了,在农村人眼里,一个妇道人家连针线活都不会做,或是做不好,人家都会在背后戳脊梁骨、说讽凉话的,整天不敢出房门,怕人家笑话。娶了这样的“笨”新媳妇更是在公婆公爹面前抬不起头,也会惹的公婆公爹在全村人面前尽失脸面,而作为丈夫就更失体面。有的新媳妇就拣天黑时来到我家向母亲请教,有的新媳妇爱面子害羞就让丈夫来请母亲去她家,不管是来我家的人还是要求母亲“出山”的,母亲从没有拒绝过,答应的好爽快。这些人也慢慢地掌握了技术能做出漂亮的窝窝鞋,见母亲如此热情,都纷纷地拿出好东西送给母亲,而母亲都一一拒绝。母亲就对她们说,邻里街居的,出门不见抬头见,帮一点忙,这又算什么呀!
记得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那年的冬天来的特早,刚一入冬,雪就下了个没完没了。母亲给我做的两双棉鞋都被我弄湿了,没法换着穿,当时,外婆重病在身,母亲去了舅家照顾外婆,我只能穿着湿棉鞋,脚放在湿湿的窝窝鞋里,整个人就像掉进了冰窖里,没几天脚全变的红肿,像个面包,后来生了冻疮又浮肿成紫色,一动就流脓水。坐在热炕上,两只脚痒的人好难受,就使劲用手搔,越搔越痒,越痒越搔,后来发展到整个人都痒,双手就使劲地抓。星期天,我把一双湿棉窝窝鞋放在炕窑子里烘烤,自己迷糊糊地睡着了,一股刺鼻的烧焦味惊醒了我,我慌忙下了炕,从炕窑子里刨了老半天,只刨出了棉窝窝半个鞋底,当时,我就失声大哭。后来,母亲回来得知此事,又两天两夜没合眼给我赶做了一双崭新的棉窝窝鞋,也就在这年,我双脚的冻疮留下了病根子。每年一到冬天,都要发作,什么冶冻疮的祖传秘方,什么一针见效的西医,对我的双脚也没有明显的医用。而是母亲每年给我做的棉窝窝一直暖和着我的脚,使我顶住了严寒走过了人生一程又一程。
我结婚的那年正是寒冬腊月,母亲早早地就给我和妻子做了棉窝窝鞋,给妻子做的是松紧面口的,意寓着她将来做事有松有紧,遇大事不慌,逢小事有度,不失妇人之心;而给我做的是绑带的,意寓着我从此绑住了妻子,俩人待在一起,谁都不离开谁,恩爱一生。这是母亲的人生秘密,是她后来才悄悄告诉我的。妻子是城里人,她起初说穿上不习惯,而母亲硬是让妻子穿上,说在农村人就要像个农村人的样,让你穿这鞋,以后你就明白了。后来,天愈来愈冷,妻子穿在脚上更舍不得脱下,说这鞋这么暖和。母亲笑了笑说,这鞋不光暖和,以后你就明白了。妻子也根本没在意母亲的话。我和妻子穿着棉窝窝鞋,也的确像她老人家当初的意愿一样,我们婚后生活幸福,恩爱有加。
后来,我离开老家关中去东北工作,每年母亲就到邮局给我和妻子寄棉窝窝鞋来,而在单位,同事们都穿着各式各样的皮棉鞋,油黑发亮,看上去很体面,走在大街上噔噔的发响,让人实在羡慕。但我还是穿着棉窝窝鞋,很暖和心里觉得很舒服。同事们都说我像个老农民,我说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我来到城里工作,总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我一说,大伙一笑了之。就这样,我穿着棉窝窝鞋过了一个冬天又一个冬天。
前年冬天,听说母亲的身子不大好,我天天担心,就隔三叉五地打电话回家。母亲只字不提她的病,只是说,人老了,有个感冒发烧很正常的,她千叮咛万嘱咐我冬天到了,多多注意自己脚,这是妈最放心不下的,前几天我让你爸去了邮局,给你和你媳妇一人寄了一双棉窝窝,一年到头在屋里啥活都没干,就做了这两双棉窝窝,妈怕冬天来了,你的脚又疼,妈这么远,也照看不上你,你叫你媳妇接电话。我把听筒给了妻子,母亲说:“晓会,你要多多注意天娃(乳名)的脚,今年的冬天听说要比往年长,你们在外边,妈看不见,可就是心里放不下呀,你多操一份心,妈就少操一份心了,我让你爸给你寄了一双松紧面口的棉窝窝,给天娃寄了双绑带的,你们俩各穿各的……母亲说着,这边的妻子泪流满面。
隔了两天,我放心不下母亲,又打电话回去,正好小妹和她老公在家里,小妹和我说了一阵话,她说:“我刚陪母亲去了医院,咱妈老是咳嗽,也没什么大病,医生给母亲开了些药我们就回来了。哥,咱妈给你做的棉窝窝你收到了吗?咱妈在和我去医院路上老是问我几天能到你哪儿,我给咱妈宽心,说一天就到了。”我说:“昨天收到了!”小妹说:“哥,你要多多注意,天冷了就穿上,也别像人家图时尚,妈做的都是咱家的棉花,真材实料。妈做的那几天,我也正好在咱家,那天上午我在家做饭,妈人老了,眼花了,穿个针线都根本没法穿上了,她要让咱爸给他穿,咱爸穿了老半天也穿不上,妈急的,眼泪都流了下来,妈就一个劲的怨咱爸,最后,俩个人就叨叨地吵开了,吵声越来越大,我就跑了出去,知道是为了这事,我就说了咱妈几句,给她把线穿上,等我把饭做好端给咱妈吃时,我见妈的笸箩里的手帕上沾满了血,咱爸说,咱妈的眼花了,看不见了,就一下一下地戳到了手上,母亲怕我看见,用被子盖笸箩,我还是看见了,她怕我说什么话,就一个人端了一碗饭到院里去吃……后来,我就看着咱妈把这两双鞋做好了才回去,妈睡着了,我把妈的手拉过来看,她满手都是被针扎破了的伤眼。妈说,你和嫂子在外面,她一年到头都看不见你俩,就给你俩一人做一双,说这鞋不光暖和,还什么意思的,我没多问。”小妹说着,我双眼的泪一滴一滴的。
后来,母亲说:“天娃,你给我在城里买一幅老花镜,我真的感到人老了,没法做棉窝窝鞋了,我放心不下我的脚。”我说:“妈,你就不要做了,现在市面上买的棉鞋多的很,也不要多贵,很方便的,天冷了,我们买一双就好了。”而母亲说:“买的就没有妈做的好,没有妈做的暖和,再说了,这松紧鞋连这绑带鞋是一对鸳鸯鞋!妈就在你小妹出嫁时给她说过,再也没人知道,这是妈一生的秘密。那时,我还在你外婆家长的时候,你外婆就让我学,妈整整学了三年,才学会了,后来,我和你爸结婚的那天,你外婆才告诉我的,说这是她的人生所得,等你媳妇过年回来时,你们在家多住几天,我也要把这手艺教给她,让她学会后你们在走;她学会了,妈这辈子也就没有啥遗憾了;妈老了,就这点人生遗产,传给她,让她也明白当初妈的意思,也好让你们生活的幸福,妈也就啥事都不操心了。”母亲临说完话,一再叮咛我要在天冷前给她把眼镜给她寄回去,我听到后泪水唰唰流,扔下话筒我就跑到了眼镜行……
现在,农村人已经很少有人做棉窝窝鞋了,而母亲还是年年都做,年年都给我和妻子做一双寄来或是托人捎来,一样的,妻子是松紧面口的,我是绑带的。去年春节回家,我和妻儿一家三口回到老家。母亲坐在炕上戴着老花镜口里念叨着什么,正给一双小棉窝窝鞋穿鞋带,她看到我们三个人站在她的面前,一定是心里很紧张,手上的棉窝窝鞋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妻子忙上前拿起了那双小棉窝窝鞋向母亲问好,然后穿上最后一根鞋带。儿子踢踢踏踏地连鞋也没脱就跑到炕上抱起了母亲。母亲抱着儿子说:“乖孙子,想婆(奶奶)了吧?”儿子噘着嘴,就亲了母亲一口。母亲当即就流了泪。母亲指着那双小棉窝窝鞋说:“这是给明明(儿子名字)的,听说你们今天就要回来,昨晚妈一夜都没睡,就剩下一只穿鞋带了,你们就到了,也好,让娃试试!”母亲抱着儿子,从妻子手里接过鞋,儿子就是不肯穿说是要穿他的皮棉鞋,母样哄哄来去,儿子就是不听。我大声吼儿子,母亲又责备我,妻子抱过儿子,他娘俩叽里咕啦不知说了什么悄悄话,这下母亲才给儿子穿上了。儿子穿上后,在母亲的面颊上亲了一口,母亲笑了。这时,母亲从炕头的包袱里拿出了两双棉窝窝鞋,一双松紧面的,一双绑带的,她递给我和妻子时,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泪流满面……
吃过午饭,我们都坐在母亲的热炕上,母亲手把手的教妻子做这两款棉窝窝鞋。她边教边说:“现在咱农村也越来越很少有人做了,都是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才做,年轻人图方便图省事,都穿的是买的皮棉鞋,但都听说那些鞋根本不耐穿,也不保暖,妈在家里一听人家那样说,就越是担心,担心你们在外面受冷。妈想来想去,还是把做棉窝窝鞋的手艺留给你,天冷了也就不怕了,咱这鞋虽然没有买的好看,但它穿上暖人心。再就是,做两样棉窝窝是给你们,它的意义不一样啊,它是你外婆的人生秘密,她传给了我,妈现在老了,也要把这个秘密传给你们,再说了,妈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手艺就这样失传了,这就是妈一生到现在为止为人最自私的地方,自私不自私,这是人之长情,只要你们能用心领会妈的意思就好了。”妻子听着听着,眼眶里旋满了泪水……
母亲做的棉窝窝鞋一直暖着我和妻子的心里,两款棉窝窝鞋也让我们之间的爱一天天的升温,一天天的融合。人一生不知要行走多少里路,穿过多少双鞋,谁都没有确切地数字记载。而我穿过的棉窝窝鞋自我记事以来,也足足超过了七十双了。而自我来城里工作后,母亲一年年给我们寄来的棉窝窝鞋一对一对地摆放在衣柜里,我们穿过后又一对一对地把这些鞋洗干净后绑在一起又放回去,放了干燥剂,放了防虫药。而每年到了夏天我都要一对一对地把它们拿出来晾在阳台上,我真怕它生了虫,怕它在我那阴暗的柜子里见不到太阳而发了霉,我真的怕这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滋生了覆盖了我和妻子一年年变老的心上……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