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
这几年,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面临“民工荒”时,红豆集团却不会为招工而头疼,每年年初,各个工厂都能正常开工,红豆的车间除了扩产招收新员工外,大部分都是老员工。这是因为红豆集团一向重视员工的合法利益,并推行了一系列人性化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地员工。红豆集团明白,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构建和谐企业,而构建和谐企业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行制度化和民主化。
从2005年新年开始,红豆集团全面推行包吃包住、工龄补贴、免费接送外地员工返乡过年等政策。包吃包住是指免费提供住宿和午餐。早在2005年之前,由于外来员工的增加,集团就在员工住宿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旧宿舍进行改建和建造新宿舍。2001年,集团投入1200多万元建造新宿舍,新宿舍里电视、卫生间等设备齐全,而且还特意为同在红豆打工的员工夫妇准备了夫妻宿舍,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为了满足来自不同地区的外地员工的饮食需求,红豆集团还建造了20多个食堂,提供各种口味的饭菜。并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确保员工的饮食卫生。工龄补贴制就是对工龄达到1 年以上的员工按工龄给予补贴,事实证明,实行工龄补贴制后,车间的外地员工流动率降低了20%。年底回家过年对外来员工来说,可谓是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有些员工为了避开春运高峰,不得不选择提前回家,但年底又是员工们收入最多的时期,如果选择提前回家,就必定要少赚相当一部分钱。集团实行免费接送外地员工返乡过年政策,自然赢得了“军心”,员工不仅能够顺利回家过年还能不失去年底的丰厚收入。
除了推行包吃包住、工龄补贴、免费接送外地员工返乡过年政策外,红豆集团还为外地员工制定了不少人性化的政策。今年7月15日,集团建立了红豆员工生活服务点,红豆员工生活服务点是为员工提供便利的农贸市场。集团考虑到住在工业城宿舍楼的外地员工要走较远的路才能买到菜,决定在工业城附近建一个员工生活服务点,让员工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新鲜食物。外来员工子女就学一直是红豆集团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年6月底,红豆集团对有意前往港下中心小学读一年级的外来员工子女人数进行统计。在同港下中心小学领导多次协商后,校方同意无特殊情况下,红豆集团外来员工只要持公司证明,其子女便可顺利进入港下中心小学读书。9月份,40名外来员工子女在集团总公司的统一安排下顺利进入港下中心小学读书。
红豆集团和每一名红豆人都有一颗关爱员工的心,每当有员工身陷困难时,他们会及时伸出双手给予帮助。日前,红豆集团一名来自黑龙江的整烫工被查出患有晚期恶性淋巴癌,需要立刻进行手术。获知这一消息后,集团有关部门当即撰写了倡议书。在总裁周海江的带领下,广大员工纷纷伸出援手,为这名素不相识的整烫工募捐。
走在红豆集团厂区、宿舍区,你会发现到处都有一种木质信箱,这就是闻名于整个集团的总裁信箱。总裁信箱是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为了能够便捷地了解到一线员工的想法,方便与员工沟通而设立的。关于总裁信箱,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1997年的某一天,总裁信箱里出现了一封匿名信。那位写信的员工在信中反映了他所处的恶劣的工作环境。总裁周海江看后,认为信的内容是真实的,要求是合理的,于是他着手改革,配齐劳动保护工具;把有铅汽油改成无铅汽油;摩托车调试排气放到了室外;设法降低噪音等。用总裁周海江的话来说,总裁信箱是为一线员工提供一个发牢骚的途径。周海江说,在企业不光可以发牢骚,更欢迎在发牢骚后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个红豆的员工有牢骚一定要发出来,并且提出解决的建议,解决了以后有了效益,会给予奖励。
企业和外地员工共同和谐发展是红豆集团的恒久目标,红豆集团相信只有员工发展了,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 上一篇:深度解读耐克:企业王国的营销之路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