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设备VS国际品牌
由于国外缝制设备制造业历史悠久,所以许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他们手中。
浙江飞跃集团宣传部张先生近日告诉记者,新年开局,飞跃集团的出口势头不错,在去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5%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额已突破1000万美元。尤其可喜的是,包括自动平缝机、钉扣机、电脑绣花机在内的高附加值电子化产品的出口比例大大增加,部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已经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近年来集团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推出自主研发、适销国际市场新产品的成果。
竞争瞄准高端
随着世界缝纫机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速度的加快,以及国际市场对缝制设备需求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缝制设备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档次迅速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去年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企业加快改变出口增长模式,不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增加自动化、电脑控制等附加值高的新品出口,去年全年呈现出出口量降值增、效益显著增加的良好势头。
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绣花机为例,不仅其出口额的增长率远高于普通缝制机械的增长率,且在国内市场上,国产电脑绣花机的迅速崛起,也对价格昂贵的进口机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据了解,多年前国际绣花机市场一直为日本田岛、百灵达和德国蔡克斯等大牌所垄断,几乎看不到中国绣花机的影子,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产绣花机不仅已成为我国服饰市场的主宰,而且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去年9月份举办的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上,北京的天鸟,浙江的珠光、飞亚、盛名、飞鹰、经纬,武汉的美佳以及深圳的深奥等厂家,均展出了各自高科技新品,包括简式绣、亮片绣、毛巾绣等不同机种型,显示出国产绣花机的雄厚实力。其中,深奥公司推出的集机电一体化及电脑自动控制化的亮片绣机和特种混合型绣花机,尤其受到国内外客户的追捧。
从2000年开始生产绣花机的浙江珠光集团,面对国内外绣花机市场的激烈竞争,确立了以研发特种机为主的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电脑绣花机,并建立了自己的专利技术保密系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成为绣花机行业的一匹黑马。去年珠光的“43头金片绣花机”又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有专家分析,尽管近年来田岛、百灵达等国际大牌企业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但是由于其绣花机的关键零配件主要靠国外进口,因此在价格上依然竞争不过国产品牌,价格的悬殊使洋品牌的特种机几乎打不进中国市场,这也为国产绣花机行业的迅速崛起并以性价比优势抗衡国际品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技提升产业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不断将其缝制机械制造业转移到中国,重机、兄弟、飞马等世界著名的缝制机械生产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把我国缝制机械企业推上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大市场,由此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科技创新的飞跃。刚刚入选商务部重点扶持出口名牌行列的飞跃集团负责人介绍,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是飞跃与挑战国际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去年,在集团的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又有26个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的新产品相继问世,形成了新的主导产品群,其中1个列入国家级新产品,并获得24项国家专利。
此外,还有两个重大科技项目通过了验收。一项是能替代进口并可大量用于出口服装行业的专用设备、列入国家商务部出口机电产品研发资金计划的FY373型钉扣机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于去年底经专家评审后顺利通过验收。据了解,此项产品于2003年投入批量生产,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去年前9个月就出口了21,000台,出口额达9000多万美元。另一项由飞跃集团和上海大学承担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基于支持智能化缝纫机创新开发平台,也于今年1月通过了专家验收。据飞跃研发部门统计,应用该平台后,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30—45天,设计效率提高了30%,设计费用节省了30%,产品返修率降低了80%。
在整烫设备市场,上海威士机械公司的产品,则以其独树一帜的外观和质量以及高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价格20%至40%的报价叫板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据了解,该公司研制生产的AZT-G35智能型蒸烫机系列产品近日通过了相关机构的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产品是根据当今国际高端蒸烫机功能要求自行设计开发的新产品,接近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出口前景好,并改变了以往我国服装厂成品使用进口蒸烫机的格局。
业界预计,今年国内外缝制设备企业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外资企业的零部件采购将逐步从国外转向国内,国内生产企业亟须提升竞争水平,做好长远打算。
依然任重道远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的高端缝纫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缝制机械起源于国外,在国外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也成熟在国外。时至今日,很多高端产品或者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一些国外大型品牌企业的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外品牌的缝制机械占据着我国高档服装生产厂家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缝制设备协会秘书长何烨女士给出的数据,目前国外缝制机械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主要是中高端产品。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进口品牌的部分产品,特别是专用机和特种机,像自动开袋机、圆头锁眼机、西服制作成套设备等,在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上优于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几年前,笔者曾听一位服装企业的老板说:“我也知道一些国产设备,质量和进口设备也‘差不多’,而且价钱便宜许多。但是,我宁可多花钱买进口设备——赶订单时,如果设备出了故障,误了交货期,我赔不起。”
二是,由于中国的服装制造成为一种产业,还只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情。相应地,中国的缝制设备,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面向家庭,也就是民用机。在工业机刚刚兴起的一段时期内,对于工业机的技术、工艺、生产流程的了解和掌握还远远不够,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也比较差,给一些使用这些产品的服装厂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使他们转而信任国外品牌,不愿意“冒风险”去尝试国产设备,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服企老板说的那样,一旦出了闪失,他“赔不起”,他们都是国外品牌的忠实客户。
三是,大部分进口知名产品的售后服务,比起中国的一些企业,确实有他的优势。比如,他们会定期集中地对客户进行机械设备的讲解和使用培训,而中国的一企业可能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因此服务跟不上,相形之下缺乏吸引力。
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国外缝制设备制造业历史悠久,许多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他们手中,这种优势,不是我们一年两年能够赶上的。
那怎么办?路还很长,还是要走下去。从未来的发展看,中国作为世界服装出口国的地位不会被轻易撼动,即使哪天中国经济又上了一个台阶,不再以服装为主要出口产品,改为出口飞机了,那么,必然有别的国家取代中国,成为为全世界生产服装的国家,也就是说,缝制设备仍有市场。
希望有那么一天,中国将成为世界高端缝制设备的出口国。

3月29日晚间,公布2020年业绩,总收益为15.394亿元,同比减少28.7%;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减少25.8%至8.607亿元,毛利率减少4....
[详细]
- CURRY 12 "WHAT THE BAY" 鸳鸯配色发布,致敬湾区传奇与全明星荣耀
- 耐克全新品牌宣传片《不争辩,只争胜》,致敬女性运动员和运动的力量
- 奥康情人节礼物已送达!
- On 昂跑推出 Cloudsurfer 家族革新之作 Cloudsurfer 2 训练型跑鞋
- 高蒂女鞋GAODI情人节特辑 | 以鞋为礼,步步生爱
- 诺贝达女鞋ROBERTA DI CAMERINO来点水钻高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