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市场]欧盟鞋商成广交会“稀客”国内鞋企向前看
尽管恰逢百届广交盛会,欧盟鞋商却成了稀客。这两天,在鞋展馆前后转了几圈,没见到几个白皮肤、高个子、蓝眼睛的欧洲客人。虽然馆内依然热闹非凡,但由外貌特征判断,来捧场的多数还是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的鞋商。
显然,欧盟对华皮鞋自10月7日开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事件,对广交会的负面效应已现。
直面风险
的直感在企业处得到了印证。奥康、吉尔达、康奈等参展鞋企均认为,这次欧盟客商人数骤减。
欧盟强行征收反倾销税,对广交会鞋产品成交,乃至对中国鞋企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些有实力的鞋类企业表示,虽然反倾销对广交会本身的洽谈成交影响大一些,但对整个欧盟市场和明年企业与欧盟客户的合作,影响还是有限的。
奥康负责人介绍,虽然该企业出口欧盟的份额较大,但这些客户都是长期合作的贸易伙伴,这是一种成熟的合作关系,不会因为暂时的政策变化而突然中断。此外,企业和客户也早早联手采取了一些措施,尽量将风险降至最低。
“其实,很多老客户并不来广交会签单,主要订单已在会前落定。”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外贸部主管周怡介绍,对这次反倾销事件老客户一般可以理解,也愿与中国企业共同分担高额的税收成本。甚至,很多老客户也认为,欧盟的作法是封闭的、倒退的。然而,一些新培养的客户在冲击面前就显得极不稳定,这部分订单转移现象明显。
“展”略出新
虽然一部分仍然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的鞋企面临了较大的冲击,但是,采访中很多企业也向记者表示,他们早已开始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可以分散风险。
除了开拓新市场,面对不利形势,企业也拿出一些应对办法:如降低生产成本、与欧盟进口商共同分担新增关税等。
奥康这次就调整了参展展品结构。往届广交会,他们针对欧洲市场的展品占一半以上,这次,奥康更多地展出了针对美国等其他市场的展品,以期进一步拓展新市场。
吉尔达则把该公司的“杀手锏”——有22项专利的纳米鞋,再次摆到摊位的显要位置。据周怡估算,只要这种鞋卖得好,吉尔达一年的新增销售额最高就可达8000万元人民币。
出路探求
与此同时,相关鞋类企业也认识到,无论采取以上何种方法,都只是一时的“治标”方法。要想“治本”,企业则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康奈集团副总周津淼表示,康奈的出口额虽然只占销售总额的20%至30%,但一直在走中高端路线。据他介绍,康奈一双皮鞋的出口均价约为30美元,远远高于国内出口皮鞋十几美元的行业水准。因此,对欧盟反倾销,康奈的承受力相对较强。
他认为,欧盟的反倾销表明,在制造能力具备国际水准之后,今后企业只有通过提高品牌、营销等国际化水平才能实现。据他介绍,康奈将加快国际化步伐,继续坚持走出去——在国外开设专卖店、走上去——提高出口皮鞋档次、走进去——在俄罗斯设立生产企业等方式拓展欧盟市场。
奥康则将进一步搞市场多元化。最重要的是,做自主品牌,开辟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据周津淼介绍,他们目前在美国和欧洲都设立了自己的分公司,与当地品牌联合注册当地商标,或收购一些当地的品牌网络。他还透露,奥康在美国开设的第一家海外专卖店预计年末将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