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招聘行业面面观
2006-10-23 10:31:07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的网络招聘市场规模达到9.5亿元,艾瑞还预测这一数据在2006年将增长到16.9亿元,将占到整个招聘市场的30%。在业内人士看来,2006年将是中国网络招聘的“井喷年”。当网络招聘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一半时,将会引发整个行业和整体市场规模的颠覆性转变。那么,今年的网络招聘是否真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网络招聘行业又是否面临着重新洗牌?
外资扎堆进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
从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出现开始,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步伐一直就没有停顿过。而2006年则是外资“扎堆”进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最多的一年,成为人才中介服务行业最值得注目的现象之一。
2006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有几大标志性控股与投资事件:
4月,日本最大招聘网站Recruit入股51job;
9月初,爱尔兰最大的招聘网站Keyland连续同两家中国地方性招聘网站合作,分别宣布了8千万和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意向,同时第三家合作对象已经确定,将是一家广州的地方门户招聘网站;
中国港台地区的招聘网站也加快了进入大陆市场步伐,如台湾最大的招聘网站104人力银行最近已经进入上海市场,大举招兵买马。
因为有了大量资金做后盾,传统的三大招聘门户网站急迫开始了在网络招聘领域的品牌运作。
智联招聘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绝对挑战”节目,中华英才网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赢在中国”节目,都取得不俗的收视率。而在世界杯期间,中华英才网投入2000万美元做品牌营销,“超人”广告使得众人皆知。
一方面应付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冲击,一方面急速扩张,相互竞争。资金雄厚的招聘门户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与其他品牌逐渐拉开距离。
Web2.0概念开创第二代网络求职开端
随着网络招聘市场争夺的渐趋白热化。2006年,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招聘模式开始被纵深运用;另一方面, Web2.0的概念开始蔓延整个互联网,而这两者的商机被有心的商人捕捉到并纷纷将之应用于网络招聘领域。在与传统招聘模式目前亦敌亦友关系之下,网络招聘市场显得热闹纷繁。
继Google开创了搜索引擎时代,而百度将搜索引擎真正引入中国之后,专用化的搜索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于是,一种类似Google等的职位搜索引擎开始在互联网上出现。2005年5月,一个名为搜职网(globehr)的提供职位搜索引擎的网站,以其独特的人才和职位信息聚合模式使得访问量快速增长,利用职位搜索引擎,求职者可以对上百家甚至上千家人才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进行“一网打尽”式搜索。
职位搜索引擎似乎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网络招聘市场蓝图。但它可能面临两种挑战,一方面,如果Google、百度这样的专业搜索引擎闻到利润的气味,可能向纵深发展,它们的优势在于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充足;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受到门户招聘网站的抵制,在相关信息上设置技术屏蔽,使得其检索的信息有限。
Web2.0的概念在IT业界尽管还存在较大分歧,但是以互动为主题的2.0网络模式已为越来越多的业内巨头所关注,读写网络时代让求职招聘互动起来。
网络招聘的未来之路
网络招聘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变革已经箭在弦上。市场集中化程度将会提高,传统模式下的网络招聘企业将面临整合,小的公司或被收购或者退出,剩下的将是专注细分和模式创新的强者。
据著名咨询机构易观国际《2006年第2季度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6年第2季度网络招聘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609亿元,其中面向全国范围的招聘网站在整个市场中获得了76.4%的市场份额,51job、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62%,并且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尽管内地网络招聘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但网络招聘企业并非高枕无忧。从1998年到现在,近10年来中国网络招聘的模式基本没有发生过改变,都源自美国网络招聘鼻祖的“Monster”的媒体模式。即把招聘网站变成一个媒体中介平台,然后找企业收费,求职者登陆注册信息免费寻找工作,企业付费来发布招聘信息接收简历,招聘网站则为双方提供网络媒体中介服务。而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复制很容易,技术壁垒低。虽然有的招聘网站非常注重开发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却没有革命性的变化。
垂直搜索引擎的出现,带来收费模式、运营模式的革命,而web2.0概念的蔓延又在为网络招聘开辟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搜职网初创时期虽然推出了BLOG等方面的服务,反映出在2.0信息和个体组织领域的一些发展思路,但是功能还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部分,客观上限制了搜索技术在2.0运用中的空间和效率。于是,2006年,搜职网开始同时覆盖垂直搜索引擎、人才电子商务、内容传播和人际交往沟通等领域,将职位搜索引擎与传统人才网站服务方式、博客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整合借鉴。
2006年10月10日,1010job精英招聘网正式宣布,推出新一代能将10大不同渠道来源职位及企业评论、求职BBS、求职信息精华等“一网打尽”的职位搜索引擎。同时,1010job精英招聘网与网易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式与网易共同搭建招聘频道。面貌一新的1010job精英招聘网除了提供自己客户的职位,聚合了相当渠道的职位信息,并且还是一个免费发布职位、企业点评、求职互动讨论、求职信息等的信息平台,打造了既能让用户对职位进行“一网打尽”式搜索,又能使客户通过合适的商业和技术模式在网站沉淀的运营模式。
web2.0概念的运用尽管尚不成熟,轮廓也尚不清晰,但是具有第二代意义的网络人才招聘已经成为极富挑战性的新新力量,使原本竞争激烈的人才招聘市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搜职网为代表的网络招聘新锐将可能颠覆这个领域原来存在的收入模式。但也有业界和技术人士对上述新趋势不屑一顾,认为门户招聘网站已经聚集了优势资源,职位搜索还只能停留在试验阶段;Web2.0概念仍处在个人展示阶段,其发展前景仍然有待市场验证。
外资扎堆进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
从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出现开始,外资进入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步伐一直就没有停顿过。而2006年则是外资“扎堆”进入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最多的一年,成为人才中介服务行业最值得注目的现象之一。
2006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有几大标志性控股与投资事件:
4月,日本最大招聘网站Recruit入股51job;
9月初,爱尔兰最大的招聘网站Keyland连续同两家中国地方性招聘网站合作,分别宣布了8千万和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意向,同时第三家合作对象已经确定,将是一家广州的地方门户招聘网站;
中国港台地区的招聘网站也加快了进入大陆市场步伐,如台湾最大的招聘网站104人力银行最近已经进入上海市场,大举招兵买马。
因为有了大量资金做后盾,传统的三大招聘门户网站急迫开始了在网络招聘领域的品牌运作。
智联招聘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绝对挑战”节目,中华英才网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赢在中国”节目,都取得不俗的收视率。而在世界杯期间,中华英才网投入2000万美元做品牌营销,“超人”广告使得众人皆知。
一方面应付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冲击,一方面急速扩张,相互竞争。资金雄厚的招聘门户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与其他品牌逐渐拉开距离。
Web2.0概念开创第二代网络求职开端
随着网络招聘市场争夺的渐趋白热化。2006年,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招聘模式开始被纵深运用;另一方面, Web2.0的概念开始蔓延整个互联网,而这两者的商机被有心的商人捕捉到并纷纷将之应用于网络招聘领域。在与传统招聘模式目前亦敌亦友关系之下,网络招聘市场显得热闹纷繁。
继Google开创了搜索引擎时代,而百度将搜索引擎真正引入中国之后,专用化的搜索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于是,一种类似Google等的职位搜索引擎开始在互联网上出现。2005年5月,一个名为搜职网(globehr)的提供职位搜索引擎的网站,以其独特的人才和职位信息聚合模式使得访问量快速增长,利用职位搜索引擎,求职者可以对上百家甚至上千家人才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进行“一网打尽”式搜索。
职位搜索引擎似乎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网络招聘市场蓝图。但它可能面临两种挑战,一方面,如果Google、百度这样的专业搜索引擎闻到利润的气味,可能向纵深发展,它们的优势在于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充足;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受到门户招聘网站的抵制,在相关信息上设置技术屏蔽,使得其检索的信息有限。
Web2.0的概念在IT业界尽管还存在较大分歧,但是以互动为主题的2.0网络模式已为越来越多的业内巨头所关注,读写网络时代让求职招聘互动起来。
网络招聘的未来之路
网络招聘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变革已经箭在弦上。市场集中化程度将会提高,传统模式下的网络招聘企业将面临整合,小的公司或被收购或者退出,剩下的将是专注细分和模式创新的强者。
据著名咨询机构易观国际《2006年第2季度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6年第2季度网络招聘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609亿元,其中面向全国范围的招聘网站在整个市场中获得了76.4%的市场份额,51job、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62%,并且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尽管内地网络招聘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但网络招聘企业并非高枕无忧。从1998年到现在,近10年来中国网络招聘的模式基本没有发生过改变,都源自美国网络招聘鼻祖的“Monster”的媒体模式。即把招聘网站变成一个媒体中介平台,然后找企业收费,求职者登陆注册信息免费寻找工作,企业付费来发布招聘信息接收简历,招聘网站则为双方提供网络媒体中介服务。而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复制很容易,技术壁垒低。虽然有的招聘网站非常注重开发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却没有革命性的变化。
垂直搜索引擎的出现,带来收费模式、运营模式的革命,而web2.0概念的蔓延又在为网络招聘开辟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搜职网初创时期虽然推出了BLOG等方面的服务,反映出在2.0信息和个体组织领域的一些发展思路,但是功能还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部分,客观上限制了搜索技术在2.0运用中的空间和效率。于是,2006年,搜职网开始同时覆盖垂直搜索引擎、人才电子商务、内容传播和人际交往沟通等领域,将职位搜索引擎与传统人才网站服务方式、博客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整合借鉴。
2006年10月10日,1010job精英招聘网正式宣布,推出新一代能将10大不同渠道来源职位及企业评论、求职BBS、求职信息精华等“一网打尽”的职位搜索引擎。同时,1010job精英招聘网与网易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式与网易共同搭建招聘频道。面貌一新的1010job精英招聘网除了提供自己客户的职位,聚合了相当渠道的职位信息,并且还是一个免费发布职位、企业点评、求职互动讨论、求职信息等的信息平台,打造了既能让用户对职位进行“一网打尽”式搜索,又能使客户通过合适的商业和技术模式在网站沉淀的运营模式。
web2.0概念的运用尽管尚不成熟,轮廓也尚不清晰,但是具有第二代意义的网络人才招聘已经成为极富挑战性的新新力量,使原本竞争激烈的人才招聘市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搜职网为代表的网络招聘新锐将可能颠覆这个领域原来存在的收入模式。但也有业界和技术人士对上述新趋势不屑一顾,认为门户招聘网站已经聚集了优势资源,职位搜索还只能停留在试验阶段;Web2.0概念仍处在个人展示阶段,其发展前景仍然有待市场验证。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