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和:打造尼日利亚第一家女鞋厂
打造尼日利亚第一家女鞋厂
陈辉和夫妇的创业样板
“在非洲的幸福很简单,来电也会觉得很幸福”,胡风说。25岁的她和29岁的丈夫陈辉和一起在尼日利亚美丽的港口城市拉各斯经营着一家鞋厂。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拉各斯正在停电,来电的时候,胡风作出了上面的感慨。
“危机即良机”
胡风到拉各斯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不过她的丈夫陈辉和5年前就作为一家台资女鞋贸易公司的员工来到了尼日利亚。那时候尼日利亚的内地人还很少,陈辉和在为台资企业工作期间,逐渐熟悉了这个行业,他说:“那时候是在尼日利亚做贸易的黄金时代。”
但是2004年,尼日利亚政策发生了变化。尼日利亚政府为了提高就业率以及整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打算让外国进口商人来尼投资实业。2004年4月,在没有太多先兆的情况下,尼政府突然宣布禁止包括女鞋在内的一批商品进口,其时,在尼从事女鞋进口贸易的中国公司超过60家,陈辉和任职的公司也是其中一家。
在女鞋禁止进口的政策颁布后,所有的参与女鞋贸易的企业面临2个选择:要么退出,要么来尼投资办厂。
那时候,在尼日利亚经商的大部分中国人仍从事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的贸易行业,由于制造业在尼日利亚是新兴行业,尼日利亚的房屋租金很高,而且厂房、设备还有中方的专家等都需要从国内引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开厂的并不多。
而且当时开工厂尚有一个障碍,因为女鞋半成品也在进口之列,这在尼日利亚这样一个女鞋制造工业基础为零的国家来说,没有半成品的进口根本无法实现女鞋的制造。
所以,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放弃,打道回府。
但是陈辉和感到,新的机遇出现了。他在尼日利亚生活多年,基于对尼日利亚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他坚信“危机即是良机”,特别是女鞋制造业,尼日利亚当时还是一片空白,市场前景非常好。
政策解禁首家女鞋厂落成
陈辉和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尼日利亚一定会对半成品禁止进口的政策解禁,于是他一边开始筹备工厂和半成品的进口准备,一边积极游说尼日利亚政府开放女鞋半成品的进口。经过一番努力,2005年12月,陈辉和和朋友合伙进口的半成品到达拉各斯港口之前,尼日利亚政府正式宣布放开半成品的进口。于是,陈辉和的鞋厂成为了第一家在尼日利亚生产女鞋的企业。2006年初,他们的厂子正式开工了。
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一切都靠自己摸索。光是寻租厂房就花费了他们足足4个月的时间,其间找了不少中介,也有上当受骗的经历,终于在合适的地方解决了厂房的问题。
非洲的工业基础差,他们所有的制鞋机器都要从国内运来。但是运来之后,安装成了一个大难题,厂房结构不合理,机器根本运不进来。陈辉和和他的合伙人又只得着手改造厂房。拉各斯当地没有运机器的设备,他们只好找人扛。
不过,尽管工厂在筹备时面临了非常多困难,陈辉和仍然信心十足,他认为,就是因为有这么多困难,所以他们有机会捷足先登。
客户排队求购
尼日利亚经济不发达,市场仍属于卖方市场,陈辉和曾经和胡风开玩笑说,尼日利亚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是价格上的区别。由于他们公司的女鞋款式新颖,质量可靠,每周一至周六,市场开门的时候,很多客人提前来到陈辉和和他的合伙人办公室,希望陈辉和能够卖商品给他们。
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非洲人和中国人在服装尤其是女鞋的审美上有很大的不同,尼日利亚人奔放外向的性格使得她们更钟情于比较大胆的颜色和款式,她们喜欢很华丽的面料,很多样化的设计。她们更钟情于细高跟。等等诸如此类,很多不同。胡风说:“不充分了解尼日利亚市场需求,是没法在这边市场成功的。”
筹备第二家工厂
从公司建立之初开始,陈辉和的公司就走品牌化的道路,他给自己的产品取名为“FREEWIN”,也就是“易胜”,他认为公司的经营理念应该体现“共赢原则”,不做独食者,不通吃产业链的各端。
他们的销售采取代理制,产品只卖给一级批发商。也正因此原则,陈辉和的公司得到了行内黑人的一致好评和尊重。
现在陈辉和和胡风公司的“FREEWINSHOES”品牌在尼日利亚已经是知名度最高的女鞋品牌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知名度提高,陈辉和和他的合伙人正在考虑将易胜鞋业推广到非洲其他国家。
因为女鞋项目的成功,陈辉和在非洲看到了非常好的投资前景,同时尼日利亚现在正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他在当中看到一些投资机会。他的第二个工厂也正在筹备中。
陈辉和说,在非洲5年的生活经历让他感受到,非洲正在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投资环境。5年前到非洲经商的商人多来自于港台地区,而且数目非常少,现在,越来越多的操不同方言的内地人出现在非洲。
陈辉和说:“对于中国商人来说,非洲尚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来非洲开工厂,促进大家一起进步。”
非洲情结
“渐渐地有了社会责任感”
胡风和陈辉和都觉得,来到非洲,体验了和国内不一样的生活,对他们短短的人生来说,绝对会是一种宝贵的经历。胡风说,其实很多国人对非洲并不太了解,尼日利亚并没有战乱,也不会轻易染病,除了这边娱乐设施少,其他的跟国内生活没有两样。
尼日利亚政府对于来尼做实业的华人也非常欢迎,并在税收等投资政策给与了一定的优惠。一直以来华人企业家秉着遵纪守法的态度在尼日利亚经商,得到了当地人的极大尊重,他们视中国商人为尼日利亚的“财神”。
由于在尼日利亚经商的中国人众多,很多黑人尤其是服务业的黑人,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胡风说,农贸市场的小贩甚至能跟她用中文讨价还价,在超市购物的时候,经常会有陌生的当地人用半生不熟的腔调来一句:“你好”!
陈辉和和胡风说,随着工厂的建立和发展,他们现在对当地人民,还产生了一种社会责任感。胡风和陈辉和的工厂现在有300多个当地工人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工厂可以让300多个家庭可以衣食无忧,生存可以保障。胡风说:“想到这一层,我们就觉得有必要让我们的企业长久的存在下去,即使哪一天不挣钱了,也不能轻易的放弃。”
胡风日记
“足球第一教堂第二”
非洲的贫富差距真是大,有钱人开着奔驰宝马,拎着LV,上高级酒楼,穷人住着铁皮屋。不过即使再穷,他们也活得很安乐。非洲物产丰富,我们在的城市靠海,有丰富的海产品和水果,穷人也能顿顿吃鱼,Lagos气候宜人,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半年雨季,半年旱季。雨季的气温25℃左右,旱季的平均气温31℃左右,天气再热,只要到有树阴的地方,依然觉得很凉爽。即使靠海,Lagos却从来没有台风。
可以想象,300多年前要是没有殖民者的入侵,非洲会是怎样一块乐土。
可能因为生存环境没那么恶劣,我们接触到的当地居民生性乐观,我们在的西部绝大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他们信仰的宗教的方式很特别,没有太多禁忌,他们把一周一次的礼拜看作是个隆重的大party,周日是绝对不可以让黑人加班的,他们一定会群起抗议,一到周日,街上的行人特别少,大家都在做礼拜,我们住的小区,一到周日,欢歌笑语不绝于耳。他们还热爱足球,在这个国家,只要有空地,就可以看到踢球的人群,没有球,他们甚至可以把草和破衣服捆成一个球来踢,他们甚至说,足球第一,教堂第二。
- 上一篇:阆中皮鞋美容生意火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