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上街擦鞋 擦鞋和做作业一样认真
19日上午11点,翠湖北门外人头攒动,来往的人总忍不住朝一个特别的擦鞋摊看上几眼,摊前的两名年轻人,前面放着擦鞋盒,身后却背着书包。原来,这两名年轻的擦鞋匠,是云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系大一的学生马雁文和郑孝成,他们在这里已经擦了4天的鞋。
郑孝成说,他来自昭通镇雄,马雁文来自曲靖陆良。两人的家都在农村,虽然上了大学,但学费还没付清,而大一课程比较少,所以决定出来赚些钱。为此,他们每人花了40元,买了擦鞋盒、鞋油和刷子等物,并花了半天时间,从一名鞋匠那里“偷”学了一些擦鞋技艺,4天前就来这里摆摊擦鞋了。老师也对他们的举动非常支持,他们所擦的第一双皮鞋,就是老师脚上穿的。
擦鞋的第一天,他们每人赚了6元钱。后来这个数字有所增长,现在每人每天能赚20多元了。郑孝成说,他们将一直在这里擦下去,直到大二专业课开课,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学业就会比较紧张了。
特写:“他们擦鞋和做作业一样认真”
19日上午,鞋摊的生意比较“兴隆”,而为了给顾客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两名年轻的擦鞋匠擦得也特别认真。已经是初冬的天气了,擦鞋的马雁文同学却还穿着短袖,连额头也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一名旁观的女大学生甚至忍不住说:“你看他们擦鞋的认真劲儿,简直就和学生做作业一样认真!”
相比之下,对面的两个女擦鞋匠倒显得比较“清闲”了,不过她们一点也不嫉妒。其中一个姓王的女擦鞋匠说,大学生出来擦鞋不容易,有时候自己也会把一些技术上的心得告诉他们,让他们走弯路。“我们也读过书,也苦过,所以能够理解他们。”
在记者守候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们共擦了十几双鞋子。
擦鞋“前辈”现场指点
19日上午9点到12点,擦鞋摊前始终坐着一个工人模样的人,对俩大学生的动作指指点点。原来,这个人姓龚,也曾经是一名老擦鞋匠,如今换了行当。今天出来玩,看到这两名大学生在擦鞋,心里十分感动:“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出来摆地摊擦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看到两名大学生的擦鞋动作并不熟练,龚师傅就忍不住在现场进行了指点,将擦灰、清洗、上油、磨光等工序一一示范了一遍。上午10点多,一名顾客前来擦白色的皮鞋,由于白色鞋子比较难擦,龚师傅就亲自坐上了多年不坐的擦鞋盒,帮助他们擦亮了这双白皮鞋,送走顾客。
声音:
“第一次做这样的事,确实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擦完第一双皮鞋后,就感觉很自然了。”
——马雁文
“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实实在在地赚钱,虽然工作比较脏,但他们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支持。”
——退休医生严先生
“如果仅仅只是想多赚些钱,大学生完全可以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财富,比如做一些家教、促销以及与专业有关的兼职等,以更有效的方式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