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摘掉“质次价廉”帽子 俏销印度
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中国制造”一度是“质次价廉”的代名词。但现在,这种印象正在改变。为期两周的第二十六届印度国际贸易交易会目前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次交易会上,中国商品成为最大的卖点。
18号馆是新德里贸易展览馆中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可以摆放200多个摊位,容纳几万名顾客。组委会把18号展馆辟为“中国馆”,专门供中国企业使用。尽管如此,该展馆还是不能一次性容纳所有中国参展商的摊位,最后,中国企业只能分两批前来,各自参展一周时间。
进入18号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门前排队的人摆开了一条长蛇阵,很多警察和军人在维持秩序。“怎么不让进了?”有人抱怨到。过了一会儿,才知道馆里的人太多,等里边的人稍微疏散一下,才可以进入。
好不容易挤进了18号馆,才发现馆内还真气派。展位一字排开,望不到边,每个展位上都竖着一个红色牌子,牌子上印着英文单词“China”。展位内陈列着各色中国商品,琳琅满目。展位前挤着很多人,询问价格的声音不绝于耳。
记者一连采访了10多位提着大包小包的印度顾客,他们大多表示中国商品好看、耐用、便宜。“中国的皮鞋外观好看,穿着舒服,而且便宜,一双只要500卢比(约合100元人民币),比印度同等质量的皮鞋美观得多,也便宜得多。”
德里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说,几年前,谁要是使用中国产品,谁就会被朋友讥笑为爱捡便宜货,谁要是使用日本产品,谁就会被认为有档次。而现在,谁要是使用中国产品,谁就会被认为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国际贸易交易会开幕后,《印度教徒报》以很大篇幅报道了“中国馆”的火爆场面。该报道的题目很有创意,题为《印交会上龙抬头》的文章报道说,中国商品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印象完全变了,成为本届交易会上最抢手的商品。“中国馆”成为本届交易会的绝对主角,条条大路都通向18号馆。报道分析认为,这种转变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商品确实有竞争力;二是印中两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加强。
中国此次来参展的企业大都是通过展示自己的产品样品来寻找当地合作伙伴,开拓印度市场,现场出售展品不是主要目的。一位来自浙江的企业家说,印度市场有很多空白,商品种类不多。“中国商品的进入,可以填补印度市场的空白,便利人们的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印度经济发展得更快”。
- 上一篇:欧洲两大化工巨头合谋世界级TDI装置
- 下一篇:通胀持续冲击!美国鞋类产品需求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