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才新闻 > 青海:用特色水土养出特色人才

青海:用特色水土养出特色人才

2006-12-05 11:23:17 来源: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青海,这个曾被歌王深情吟唱过的“遥远的地方”,造物主恩泽让其拥有丰富的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和发展农畜产品、中藏药等高原特色产业的优越条件。

    然而,如果没有一支结构合理、总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青海的优势资源只是一道沉睡的隔岸风景。在饱受人才“瓶颈”之痛后,青海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研究制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依托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和用好人才,为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和壮大特色产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育才紧贴“特色”

    青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严酷,客观上吸引外来人才难度较大。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本土人才成为青海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

    青海根据优势资源开发需要,合理调整高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将原有的7所高校整合为3所综合本科院校,增设了资源勘查、盐化工业等20多个相关专业,培养和聚集了一批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青海积极探索联合办学模式,大力支持企业与技校、高校联合办学,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优势产业急需人才。推进技工学校教学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结合“三年三千新技师”工程的实施,在企业中广泛举办技术讲座,进行“传、帮、带”等活动。

    大力实施岗位成才计划。在生态保护方面,把中瑞合作项目青海后续项目与“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森林草原生态等方面的难题,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挖掘热贡艺术的发展潜力,着力培养制作唐卡堆秀等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在矿产资源方面,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得主李浩放,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电气自动化专家。他主持设计、自主研发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七部国产水采船,为青海盐湖集团节约资金2.8亿元。

    多条途径吸引人才

    根据优势资源开发遇到的科研难题,青海采用重大科技项目洽谈的方式,提高人才吸纳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十五”期间,青海共有24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外进行公开招标,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00多家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竞标。

    吸引人才要靠资本,更要靠事业。青海从优化人文环境、提供合理岗位、解决后顾之忧等方面入手,积极搭建良好的事业平台。北京来青的邓吉牛博士把成矿理论应用到找矿实践中,有效提升了西部矿业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青海建立了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逐步形成了青海矿业资源开发的专家链和产业链。

    根据自然条件严酷的实际,青海积极探索建立柔性引才引智机制。一是聘请高层次人才来青帮助工作。2002年通过保留人才原有身份和相关待遇的方式,清华大学李建保教授受聘为青海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公安大学、文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层次人才也先后走进青海。二是充分发挥好中央西部挂职干部和“博士服务团”的作用。近年来,先后有29名西部挂职干部和48名“博士服务团”成员来青海工作。他们对青海的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功不可没。三是加强与省外人才和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青海省委组织部聘请了67名曾在青海挂职和服务过的干部为特邀研究员。

    聚集一支“有特色”的人才队伍

    聚集医学人才,攻克高原医学难关。青海先后吸引汇聚了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高原医学研究,创建了高原病中心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青海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揭开了藏族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理之谜,推翻了当今国际“青藏高原居民不存在慢性高山病”的权威论点。

    聚集药学人才,研究开发藏药产业。青海通过调查发现,该省有198个藏药品种属青海特色品种,开发藏药产业潜力极大。近年来,青海吸引了一批着力于提高产品有效含量和档次的专业领军人才,并建成了全国唯一的“藏药分析实验室”。

    聚集农牧人才,发展特色农牧产业。青海充分利用高原性气候冷凉的特点,集中了一批优秀农牧业科研人才,加大了特色农牧产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科技在农牧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5%左右。

    聚集“光伏”人才,做好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是青海新能源重点开发产业之一。青海新能源研究所不断充实新能源研发队伍,员工数量增加到原来的9倍。已经建成光伏电站130余座,全省直辖行政单位112个无电乡告别无电历史。

    青海特色的用人方略

    弘扬青藏高原精神,引导人才干事业。青海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青藏高原精神,引导各类人才热爱高原、扎根高原、奉献高原。各新闻媒体开辟了“高原英才”、“时代先锋”等专栏,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优化人才环境,支持人才干事业。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待遇留人,着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减少人才创业中的行政阻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拓宽和畅通了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的渠道。

    改革分配制度,激励人才干事业。设立科技重大贡献奖。健全分配保障机制,实行以考定级,以级定岗,以岗定酬,按考取级别兑现工资福利待遇。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规范和完善各层次专家拔尖人才的选拔程序和制度;将非公有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在青挂职服务2年以上的外省籍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优秀专家选拔范围。2005年,授予26位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称号,13位专家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