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橡胶联盟鼓吹减产计划 巨量资金搏杀天胶
疯狂的橡胶花了一年时间在中国期货市场画了一个倒V字型的牛熊大反转图形。上涨和下跌在时间上也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各用了半年时间。而当这轮牛熊交替的行情再度回到17000元/吨时,市场上各类传言纷至沓来。
近来,国际橡胶联盟(IRCO)为了维护几大产胶国利益,开始鼓吹与欧佩克类似的减产计划。由于IRCO占有全世界近70%的橡胶产量,在橡胶世界里,其“指挥棒”的作用毋庸置疑。实际上,近来由印尼橡胶生产协会(Gapkindo)发起的减产活动,更是受到了泰国农业部门的欢迎。泰国声称的将要推迟几周出口以及印尼所称的明年减产10%的计划都为目前的橡胶价格提供了支撑。
日本市场首先响应了这一减产的号召,接着各个市场也心领神会紧随其后。伴随着日本橡胶价格的上涨,整个现货市场以及国内橡胶的价格也形成了一轮颇有气势的反弹行情。伴随着这轮反弹行情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巨量的持仓。12月11日,上海期货市场天胶合约总持仓首次突破3月20日的持仓手数,创下了近两年半以来最高的持仓量84794手。如此高的持仓只能追溯到2004年7月的巨量交割时期了。
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目前的资金实力与今年3月是多么相似,不少技术分析人士也开始将五浪理论运用于此,判断最后第五浪是否已经完结。但我们看到了在巨量资金以及价格走势背后的诸多不同点。
首先是巨大的成交量。近期天然橡胶的巨大成交量让我们看到了多空博弈的激烈程度。12月12日收市后,橡胶市场的单日成交达到了495522手,该成交量位居中国橡胶期货历史上次席,同样的天量只有在2003年4月8日出现过。可是天量的成交却未得到天胶价格大幅走高的配合,这充分说明了近来资金近乎疯狂地进入橡胶市场的搏杀行为,使市场紧张的气氛像弦一样被绷紧了。
市场上的多空激战自11月27日便展开了。在此之前,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发布了年底及未来一年看空天然橡胶的报告。11月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供应量931万吨,需求量917万吨,全球供应过剩达到14万吨,相当于国内产量的近1/4。除了泰国以外,印尼、马来西亚、越南与印度天然橡胶的供应充足打压了天然橡胶的现货市场。
占全球需求量1/4的中国却显现出了需求增长的不足,轮胎汽车产业的扩张受阻也令市场的需求跟不上供应的脚步。近期来袭的台风并未对东南亚胶区造成损失,市场除了减产的消息外,真正意义上的供应紧张却缺失了。
IRSG报告中所称的国际天然橡胶库存连续6个月的增长以及国内期货市场64625吨的库存对于现货市场的压力也是明显的。国内农垦市场的现货价格始终以16500-17000元左右价格成交,也表现出了国内SCR5天然橡胶的充裕程度。
这是一个资金充斥的市场,一个供应过剩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投机商们开始远离天胶的基本面本质,靠着资金优势推高橡胶市场价格。但这种行为存在巨大的风险,我们大可把原油作为前车之鉴,当资金经受不住基本面的压力,高胶价将最终坍塌下来。当然,对于目前的橡胶市场,资金的疯狂博弈将继续进行下去。
- 上一篇:大连裘皮羊绒羽绒展低价策略引领平民消费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