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鞋盒子
母亲是个生活节省的人,从不浪费任何东西。日子过得好了,习惯也成了,轻易的还舍不得做些更新。家里的摆放、身上的衣物如果不破出口、漏出洞是绝不扔的。脚下的鞋子更是,不强迫“赠送”是不会换样的。她总是说:“也不去哪,啥好不好看的。”在她眼里,根本没有鞋的质地、样式和服装的搭配。她只有一个原则,能穿就行。
在母亲的房间,各处柜子下只要有空的地方都堆满了鞋盒子。有时候,我们都担心角落里飞出“小强”之类的“宠物”。
姐姐们回来,时常想扔掉盒子,怎奈盒里都有一双或新或旧,甚至都忘记了年代的“旧款”新鞋,母亲一辈子辛苦,在她年轻的时候,全国都是青蓝黑,鞋子一律是圆口拉带式。我们懂事后,父母供三个孩子读书已经花费很大,我们上学能穿得干净、利落都已很不容易了。几十元的工资经常是捉襟见肘,她自己更是没有心思,也没有多余的钱打扮。
母亲曾经很美丽,但她的光彩都被生活的压力吞没了。等我们有了家和令人羡慕的工作之后,都有能力释放反哺的心情了。姐姐们不管母亲是否需要,经常上街买些中老年的穿戴和鞋,母亲还是老规矩,挂进柜子、装入盒子。唯一的区别是,盒子里的鞋已经统统更新了一遍,等待继续保存,依旧很少穿。她说:“上哪儿去的时候再穿,人家都说脚下没鞋穷半截……”
这么多年,我们都以为母亲没有听过这句话,而是过惯了穷困的生活,其实她只是把她的喜好埋在了心里。前一阵,姐姐们还硬拉着母亲逛了趟建设街鞋城,本来就很少上街的母亲,见识了一下新世纪的、百姓心中的大鞋城,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母亲感叹:“真不错,想要啥样的,只要想找到,多走会儿,保证行。”
逛街回来后,柜子下面的鞋盒经常会更换位置,母亲脚下的鞋更舒适更时尚了。
- 上一篇:鞋匠和他的儿子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