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世界各地推销惠东鞋
姓名:陈声达
年龄:37岁
身份:惠东县万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惠东县黄埠鞋业商会秘书长,惠东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感言:我们的鞋厂要有自己的外贸公司,这样,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就会少一些损失。
“我的工作就是做鞋厂的推销员。”日前,惠东县万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声达谦虚地对记者说。据了解,在陈声达努力下,目前吉隆镇已有10多家鞋厂的鞋产品通过他的外贸公司销售到世界各地。
放弃经营多年鞋厂改做对外贸易
陈声达1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6岁的他初中还没毕业就到惠东吉隆一家港资鞋厂打工。19岁那年,在积累了一定制鞋经验和变卖家中值钱的家档后,用8000元的资金在原黄埠镇创办了万达鞋厂。陈声达说,当时惠东很多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我国香港、台湾及俄罗斯、韩国等国的贸易商,本地的出口商几乎没有。在长期的经贸往来中,一些贸易商不讲商业诚信,甚至存在欺骗行为,经常“走单”(即拿走鞋产品不付钱),导致不少鞋厂蒙受较大的损失。看到一些鞋厂因为遭受“走单”而濒临破产,陈声达觉得很心痛,下决心改变这种情况。2003年,正当他的鞋业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制鞋厂生意,成立了惠东县万达实业有限公司,改行干起了从未涉足过的对外贸易。
用客家话加手语与老外交流
陈声达开始做外贸时,碰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障碍,由于不懂外语,很难和国外的客户交流和沟通。在德国的一次展销会上,与他同去的一位朋友用普通话在一家咖啡馆里和外商“交流”,尽管这位朋友很费劲地打手势,但老外依然不知所云。陈声达情急之下,干脆用客家话加手语和老外交流,连比带划,没想到老外竟然明白他的意思。此后,陈声达便经常用客家话和手语与老外交流,同时还随身带着快译通,并在小纸条上写上常用的英语单词和中文,推销惠东鞋。2003年,陈声达首战告捷,率先打开了欧洲市场,使惠东鞋在欧洲的销量逐渐攀升。
热心公益捐资60多万元
为了更好地传递本地鞋信息,陈声达还在深圳设立了外贸窗口,同时加强电脑网络的使用和管理。现在,除美国和欧洲外,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客商和他的公司建立了长期的经贸关系。吉隆有十几家制鞋企业通过他的公司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这些制鞋厂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在外销上吃了定心丸。
陈声达从事外贸生意,实现了自己、本地制鞋商和外商的“三赢”,富裕起来的陈声达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多年以来,他资助贫困学生、修桥修路、赞助学校,捐资达60多万元。在获悉家乡有4名学生不慎喝联邦止咳露上瘾后,他常常抽空去和这些学生谈心,感化他们,使他们最终戒掉了药瘾。
- 上一篇:擦皮鞋的博士研究生
- 下一篇:战疫·秀洲丨小红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击疫情的脚步不会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