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皮革业:进退间的艰难抉择
日前,记者从晋江市兴业皮革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负责修订的《家具用皮工国家标准(草案)》已经完成,将在4月18日接受审定,审定通过后,就可正式实施。
据兴业皮革有限公司常务总裁介绍,家具用皮革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被广泛用于沙发、车坐垫等到诸多领域,每年的需求量超过50亿平方尺。相比之下,1997年修订的现行《家具用皮革国家标准》已经明显滞后,亟须重新修订。
而兴业皮革生产家具用皮的历史虽然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但因起点比较高,在技术上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对国内外技术标准需求较为了解,因此成为新国标起草单位的最佳选择。
据介绍,由兴业皮革修订的《家具用皮革国家标准(草案)》,在技术层面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正式实施后将可带动国内的家具用革生产技术上升一个层次。
此前,泉州不少皮革企业曾饱受标准模糊之苦,据晋江兴业皮革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透露,因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少企业在生产、管理和销售上都 遇了诸多难题,纠纷不断。
虽然国家 已出台皮革行业相关行业标准,但直未能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客户对标准的把握尺度各有不同,“企业不知道该根据哪个标准来安排生产,往往是出货以后被告知不符合标准,要求退货并因此产生纠纷。”泉州皮革行业协会钱秘书告诉记者,正因此,企业对“统一行业标准的愿望已经相当迫切。”
据了解,制订中的泉州皮革行业标准将根据泉州皮革行企业具体情况,全面整合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以最大的限度提高该标准的通用性。标准制订执行后,泉州皮革生产有望一改此前的混乱状态,进一步走向规范。同期进行的还皮革质量检测基地建设,基地落成后将承担起泉州地区皮革质量检测的重任。
不管是本土行业标准的出台,还是质量检测基地的落成,对泉州皮革行业来说,无疑都是利好消息。不过,随着泉州讪海水域工业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工作的开展,泉州皮革行业污染问题也随之走上前台,长期以来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环保问题开始全面突显。
记者手中的《晋江市2007年近海水域工业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工程实施方案》显示,2007年,共有10家晋江皮革企业被纳入晋江市“退二进三”第一批整治范围,其中一家企业补要求关闭,另有9家企业须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搬迁,晋江市将在安东建设统一的集控区安置这些搬迁企业。
而这仅仅还只是个开始,据晋江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诗从透露,包括10家皮革企业在内的30家企业是晋江市“退二进三”计划的第一批整治工作完成后,第二批整治工作也就随之进行,皮革作为重点污染待业将必然成为整治的一个重点。
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皮革企业进入搬迁或是关闭的行列,如何迈过环保这道坎已经成了摆在多数皮革企业主面前的一道难题。
- 上一篇:欧盟增设绿色壁垒 我皮革纺织品祸不单行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